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树读书楼遗集

秋树读书楼遗集

十六卷。清史善长撰。生卒年未详。史善长字仲文,一字诵芬,号赤崖,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时沈德潜主持坛坫者数十年,于是长洲一派,天下推为正宗。王昶为德潜弟子,故所主者皆唐音。史善长虽从王昶受诗法,而七古则才情跌荡,近体亦傲岸不群,全不落长洲窠臼。当时袁枚倡以性灵之说,风靡一时,士大夫正苦法律拘束之严,于是一唱百和,莫不喜脱羁绁,而逞奔驰。善长则以一生稿笔戎间,罕与江浙诗人交近。虽同乡郭尘、袁鸿,有诗名于海内,而集中无一字一句,与之酬和往来。其随父客秦陇,则其诗铿铿激楚,有北地之风,其随毕沅于戎幕,则以目睹焚突之惨,形之篇什。虽非天宝乱离之年,而有杜陵呻吟之苦,随时随地,其诗境颇随之而变迁,足以囿于性灵,终未能别树一帜,于长洲、仓山两派之外,鼎足而三。至集中怀人诗五十余首,大抵毕沅幕中人居多,则以其久处湖广督署之故。要其为诗,清新俊逸,本无惭于大雅。洪亮吉《北江诗话》,称“其诗如春云出岫,舒卷自如,亦善长定评之语。至舒位陈文述,比之如张埙,亦似难乎其为伯仲。”有道光十六年(1836)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家范溯源

    不分卷。美国戈尔腾撰,中国任保罗译。全书共七章,分友爱、居家、父母、婴孩、遗传、教育等目,分别论述家庭中父母、子女以及社会关系等。此书原名为《理想家庭谈话》,为了训育启迪童蒙而作。全书宗旨皆归于上帝,

  • 中庸释义

    一卷。萧隐公(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及记付印始末。隐公以《中庸》为孔子自作,以孔子即有“民鲜能久矣”之叹。颜渊死后,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藏于家,迨子思长成,乃出而布于世,遂

  • 武城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厉秀芳纂修,张大樽纂。厉秀芳,江苏仪徵人,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任武城县知县。张大樽,武城县儒学训导。厉秀芳任县令后,以邑志自乾隆县令骆大俊重修后,又将近百年未有踵其事者,遂于

  • 庭训格言

    一卷。清爱新觉罗·胤祯(见《御纂孝经集注》)撰。该书为胤祯追述清圣祖之语亲录编成。凡246则,皆为《清实录》和《圣谕广训》所未载者。系宫闱问视之暇,圣祖对胤祯谕示教训之语。该书有津河广仁堂刻本、《四库

  • 管色考

    一卷。清徐养原撰。养原字新田,又饴庵,浙江德清人。徐氏精于算学、律吕,生平著作颇丰,举凡经义、六书、声律、算术无所不及。其论律吕之作,除此书外,尚有《律吕臆说》、《琴学原始》、《乐曲考》、《荀勖笛律图

  • 礼记体注

    四卷。又名《礼记大全合参》。曹士玮(生卒不详)撰。士玮字庭玉,浙江钱塘人,清代学者。此书徐旦等参订,刻本《总目》一页有曰“漱芳轩合纂《礼记体注》,苕溪范翔参订”。书首有徐旦《序》云,“近日《礼》经杂出

  • 检心集

    十四卷。清闵则哲(生卒年仕履不详)撰。闵则哲字睿先,应山(今湖北省应山县)人。《检心集》是闵则哲的一部杂编之作,以语录讲义杂著与杂文参错成书,包括《说书管见》四卷,《又说书》一卷,《订学肤言》二卷,《

  • 碑别字补

    五卷。清罗振玉辑。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兄罗振辑有《碑别字》一书,未付印而卒,罗振玉为其刊行,并补撰本书,以续其兄之作。书同样以韵的五声分卷,每卷中的字依韵分录,每字列别字于前,而以正体为

  • 春秋左传地名考

    一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父廷和为首辅,以议礼忤世宗,乞休去。

  • 益都县图志

    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张承燮修,法伟堂等纂。张承燮字云心,平利人,光绪十三年(1887)任益都县知县。法伟堂字小山,山东胶州人。旌贤书院山长。《益都县志》,创修于明,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1)知县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