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续义纂要发微
七卷。见《春秋续义发微》。
七卷。见《春秋续义发微》。
十九卷。清王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王令字仲锡,渭南(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王令工诗文。本编“乃其所著杂文,词多蹇涩,似沿其乡文翔凤余派,又好用释典,颇杂宗门
十卷。《附录》二卷。明张选撰。张选字舜举,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萧山知县,擢户科给事中。官至通政司参议。著有《张静思文集》。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共十卷。乃其曾孙缵曾所编。
一卷。《补遗》三卷。明聂大年(1402-1455)撰。大年为明代文学家。字寿卿。临川(今属江西)人。宣德末由经明行修荐授仁和县学训导,改常州府学,再升仁和教谕。景泰六年(1455)朝廷有史事,征其入翰
一卷。隋曹宪(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1738-1789)辑本。按《唐书·曹宪传》云:宪江都人,仕隋为秘书学士,撰有《博雅音》十卷。宪于小学尤邃,自汉杜林、卫宏后,古文亡绝,至宪复兴,炀帝令与诸儒撰
一卷。清张道绪撰。道绪,溧水(今属江苏省)人。该书据陈厚耀《春秋世族谱》,作成图表,以便读者检索。有清嘉庆癸酉(1813年)人境轩刊袖珍本。
三卷。明宋应星(1587-?)撰。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南昌)人。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长汀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官,崇祯十七年(1644)辞官回乡。约于清
十二卷。此书未著编辑者名氏,时代亦无可考。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成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均从《易经大全》中抄录。故意改变朱子《本义》的次序以从程子《易传》,版式字画颇为工整。曹寅《栋亭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十四卷。宋王洋(约1139前后在世)撰。王洋,字元渤,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历典三郡。韩淲涧泉日记称:“洋在信州城,居有荷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本蒋和之《说文字原表》修订而成,并易“字原”为“部首”。王氏以“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为原则,将部首编为谱牒世系的表格,附于《说文句读》之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