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注

春秋穀梁传注

十五卷。民国柯劭穀(1850-1933)撰。柯劭穀字凤孙,号蓼园,山东胶州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元史》学家。光绪丙戌(1866)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司业,湖南学政,贵州提学使,学部右参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山东宣慰使等。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总纂,编《清史稿》。1925年任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长,主持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撰有《新元史》二百五十七卷,等等。柯劭穀认为《穀梁传》一家之学,师说湮没已久。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不严守家法,多袭取何休、杜预的观点;清代学者钟文烝《春秋穀梁经传补注》又泛取唐宋以后各家之说,破坏传义。于是他搜集刘向、郑玄的有关遗文,以唐徐彦《春秋公羊疏》所引宋君《春秋注》所谓“九旨”作为《穀梁传》的义例。这“九旨”是: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天王,五曰天子,六曰王,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柯劭穀以这“九旨”作为《春秋穀梁传注》全书的纲领。他对前人之说有所订正,注解时注重对传文、事实的前后互证、彼此互证,并偶尔借《穀梁传》抒发对时局的见解。该书对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民国十六年(1927)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排印本(收入《柯劭忞先生遗著》)。

猜你喜欢

  • 十七史百将传

    见《百将传》。

  • 坤舆图说

    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大体

  • 春秋胡传审鹄会要

    四卷。清周梦龄撰。梦龄字蘧庄,楚陂人,沉潜力学,工于诗文。该书作成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分为四卷:卷一为隐公、桓公、庄公,卷二为闵公、僖公、文公,卷三为宣公、成公、襄公,卷四为昭公、定公、哀

  • 虚舟抚历朝法帖

    十六卷。清代许氏刻王澍之书。王澍为清代书家,字虚舟。王澍墨迹,为周以动旧藏。此帖所收是王澍临古帖,其临历代诸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徐浩、李阳冰、陆柬

  • 太平类编

    见《太平御览》。

  • 佩秋阁诗稿

    二卷。《词稿》一卷。《骈体文稿》一卷。清吴茞(?-1862)撰。吴茞,字佩纕,又字纫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汪凤九之妻,汪钟霖继母。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元年(1875)刊本,书前有冯桂芬,许赓扬汪

  • 洙泗源流

    无卷数,亦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亦未署年月。《千顷堂书目》作此书为八卷,宋金华(今属浙江)时荣撰。本书叙儒家源流,序文称所录始于尧舜,以为洙泗之源;终于颜、曾、思、孟,为洙泗之流。然今本所录仅自唐虞

  • 陆象山年谱

    二卷。清李绂(1673-1750)撰。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康熙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治陆王理学,所撰文章对王安石事迹有所辩正。除本书外,尚著有《穆堂类稿、续稿、别稿》、

  • 春秋传服氏注

    十二卷。汉服虔(详见《春秋左氏传解谊)撰,清袁钧(见《郑氏佚书》)辑。《左传》服注辑本有多种,此书为其中之一。辑者认为服氏书出于郑玄,即是郑学,其间虽略有不同,但大指不殊,因此辑录服氏注佚文,裒集为十

  • 三传折诸

    四十四卷。张尚瑗(生卒不详)撰。张尚瑗字宏蘧,又字损持,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兴国知县。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治《春秋》经传之学。朱氏曾作《读左日钞》,张氏仿其师作《三传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