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天宝鉴
见《情史》。
见《情史》。
一卷。王树楠(1852-1936)撰。树楠字晋卿,直隶新城(今河北境内)人。著有《尚书商谊》、《广雅补疏》、《费氏古易订文》、《学记笺证》、《陶庐文集》、《周易释贞》等。书首有树楠序,略言《中庸》为《
无卷数。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进士,官编修,掌诰敕,后迁南京国子监祭酒,卒谥文庄。此书仅就乾六爻及彖传、大小彖、乾文言等有所论述,余皆不及。其易学颇疏,供研究者参考。今存《
十五卷,首一卷。清善广修,张景青纂。张景青,浦江县人。《浦江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此稿上承乾隆薛志,薛志原分十门,此则括以七志,一舆地、二建置、三人物、四食货、五典礼、
①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
①十卷,清李文琰修,何天祥、朱桐、莫景隆纂。李文琰,字玉重,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贡生,乾隆十八年(1753)庆远知府。何天祥,修仁(今广西荔浦)人,贡生,庆远府训导。朱桐,广西临桂人,举人,教谕。莫
一卷。清乔松年辑。《太平御览》第八十“帝尧刻璧,率群臣东沉于洛,书曰: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亢。”《礼记·曲礼》疏所引,作《中候运行》;而《路史》则云:“尧刻璧为书沉洛,今《运衡》篇是也。”古代行、衡
三卷。清吴大廷著。吴大廷字桐云,沅陵人。咸丰举人,官至台湾兵备道。此书以程朱易说为宗,虽对周易进行了章解句读,但只依卦义入义,记其大旨,借以观玩人生事理之凶吉。正如作者所说,著此书的目的是推寻卦画,阐
八卷。国朝经师义一卷。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一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节甫,别号郑堂,甘泉(今属江苏江都)人,监生,少受业于惠栋。博综群经,通知作者之意。学有师法,义据斯严。该
十卷。清刘树堂自刻其书。刘树堂字景韩,曾任河南巡抚。此帖是其与幕友章寿彝、章寿鼎同刻。此刻以十天干分卷。甲、乙、丙三卷,书秦篆汉隶。丁卷以下,杂古今人书。全十卷皆袖珍小册,拓墨甚精,意在传之永久。刘树
三卷、外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此书不见于宋代诸家书目,传说杨氏师弟秘之不行于世,宋代吴克诚遇真人得受此经,其子吴景鸾发明其义,撰《天玉经外传》。据此,知其书始出于宋,是否为唐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