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印绀珠经

心印绀珠经

二卷。明李汤卿(生卒年不详)撰。赵瀛校刊。李汤卿生平事迹不详。赵瀛为嘉兴府知府。全书共九篇,上卷包括四篇:“原道统”篇略述医史,并简介伏羲、神农、黄帝、扁鹊等历史人物,又论及标本运气、治则、用药等,提出十二经水火分治之法。“推运气”篇为阐述五运六气学说。“明形气”篇简述脏腑经络学说。“平脉法”篇介绍脉学。下卷包括五篇:“察病机”篇论述运气为病,兼述内伤诸病。“理伤寒”篇阐述六经受、汗气传染、内外伤辨及主疗心法等。“演治法”篇首论标本、七方十剂,后述中风、风痫、风寒、湿痹、霍乱吐泻等症。“辨药性”篇论述药之气味、十八反、六陈、李杲论诸品药性等内容。“十八剂”篇将方剂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寒、燥、甘、平、温、和、调、补、荣、夺等十八剂,各列代表方剂一首。李氏学宗张仲景、刘守真、张子和、李东垣等诸家,且能融会诸家之说,议论简切、纯正。对后世医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当涂邢址福建重刻本、嘉靖二十六年(1547)关中赵瀛(文海)据江洲陈守义藏本所刻嘉兴府本。

猜你喜欢

  • 文渊阁书目

    四卷,明杨士奇编。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世,谥号文贞,江西泰和人,目录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以教读私塾自给,游学于湖南、湖北一带。明惠帝建文初年(1399),被

  • 读书杂钞

    二卷。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魏了翁随笔札记之文,多辨证经义之语。书中谓“哉生魄”,当作“霸”,霸、魄二字有异;“昭”为“韶”音,不始晋讳,皆合于《说文解字》之旨。但书中也

  • 吴疏山集

    十七卷。吴悌(?-1568)撰。吴悌,字思诚,别号疏山。金溪(今属江西)人。明学者,嘉靖十一年(1332)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谥文庄。其学出于王守仁,然清苦刚介,卓然独立。《吴疏山集》17卷,其中吴悌

  • 杜诗会粹

    二十四卷。清张远(约1692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迩可,萧山(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朱彝尊《曝书亭集》有《送远之桂林》诗,即为送其之作。著有《蕉园集》、《梅庄集》等。本书

  • 摭古遗文 补遗

    一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里生平见《六书指南》。此书依照夏竦《篆韵》的体例,取钟鼎古文,按韵分编。其韵部变动是:并“东”于“冬”,并“江”于“阳”,并“侵”于“真”,并“肴”于“萧”;分“齐

  • 通鉴纲目测海

    三卷。元何中(1265-1332)撰。中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乐安(今属江西)人。年少钻研古学,家藏书万卷,手自校雠,与门人讲述《易》、《春秋》之学。至顺二年(1331),行省请讲授于龙兴路(今江西南

  • 西医产科心法

    二卷。英国梅滕更(1856-1934)、慈溪刘廷桢(生卒年不详)同译。梅滕更,又名梅因、戴维·邓肯。英国安立甘教会传教医师。1881年来华,创办并主持杭州安立甘教会的广济医局,兼任杭州海关外科医师。1

  • 皇极经世

    见《皇极经世书》。

  • 狮山掌录

    二十八卷。明吴之俊(生卒年不详)撰。吴之俊字彦章,号芝房。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武强县知县。本书纂辑故实,每卷标目,都喜为新异。全书分二十六类。即甄元、控舆、挈壶、采真、测符、提灵、综掖、纬阀、襄奁、延

  • 三滩记

    一种,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江阴知县,有惠政。著述甚富。著有《湖儒杂记》、《澄江集》、《玉山词》等三滩为五溪之险滩,名为猛虎跳涧、满天星、大王滩。五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