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①十六卷,清高植纂修,沈锡三续修,罗为孝续纂。高植,字槐堂,浙江武康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进士,十六年(1751)任德化县知县。官至松江府同知。沈锡三,浙江德清人,乾隆四十年(1775)任德化知县。德化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宁维邦,乾隆二十年知县高植重为纂辑,迄乾隆四十五年,朝廷饬令将郡邑各志,有碍字句,及应禁入诗文事实名目,悉行校勘,沈锡三遂将旧志检校酌删,历数月而告竣。乾隆四十五年(1780)续修刻印。此志纲目混淆,复出重沓,然内容增于前,文损于旧,为其长也。② 五十四卷,首一卷,清陈鼐等修,吴彬等纂。陈鼐,四川蓬溪人,监生,以劳绩保举人,同治八年(1869)任德化知县。吴彬,邑人,县教谕。德化县志,乾隆二十年(1755)高植创修;四十五年(1780)沈锡三略有芟益;嘉庆二十一年(1816)朱勋楣太守纂修府志,邑令邹文炳,博采兼收,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竣事,虽未续修邑志,但文献已载入府志中。同治年间,邑令陈鼐奉令续修邑志,同治十年(1871)二月开始,十一年(1872)十二月告成。此志中逐卷第二行,皆称德化事高植原辑、沈锡三补辑、邹文炳再辑、陈鼐续辑,将历修诸人,悉书卷端。此法尚不多见。其体裁大部分从其新,而事仍其旧,事之出于旧志之后者,略加续辑,事在续辑之前者,极鲜增补。如沿革,基本录自府志,殊失修志本意。

猜你喜欢

  • 熊龙峰四种小说

    撰者不详。系明代话本小说四种,初为散本单篇,分别为《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孔淑芳双鱼扇坠传》、《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其中仅《张生彩鸾灯传》卷首标明“熊龙峰刊行”字样,其余三种只能从版

  • 杜律疏

    八卷。清纪容舒撰。纪容舒生平详见《唐韵考》辞目。本书共八卷。因纪容舒认为顾宸所撰《辟疆园杜诗注解》繁碎太甚,又多穿凿附会,故汰其芜杂,参以己意,以成是编。初名《杜诗详解》,后因所解皆为律诗,又字字句句

  • 女教经传通纂

    二卷。清代任启运(1670-1707)撰。任启运见《周易洗心》条。此书是一部约束封建时代妇女的一部礼教规范,摘录诸家经传及《女诫》、《女训》、《女史箴》等书中有关内容,仿朱熹《小学》体例,分“立教”、

  • 释人注

    一卷。清孙冯冀撰。冯翼字凤卿,奉天承德(今属河南)人。云南巡抚曰秉之子,荫生,简用通判、侯补郎中。尚著《江宁金石待访录》,与王瑜同撰《说文正字》。是书凡十六篇、释生第一、甲象人头为甲属第二、乙象人颈为

  • 睽车志

    六卷。宋郭彖撰。生卒年不详。郭彖字伯象,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约宋孝宗乾道初前后在世,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均著录,《直斋书录解题》题五卷,《宋史艺文志》作

  • 衡庐精舍藏稿

    三十卷,《续稿》十一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史。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及罗洪先学,以王守仁为宗。著

  • 翠渠摘稿

    七卷。《补遗》一卷。明周瑛(1430-1518)撰。周瑛,字梁石,号翠渠。莆田(福建)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历官知广德府、南京礼部郎中、四川参政、右布政使。著有《翠渠类稿》。此本乃其门人林近龙

  • 费氏遗书

    三种,五卷。明末清初费密(1623-1699)撰。费密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省)人。曾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流寓江苏泰州,著书终身。主张“道”应“致用”,反对理学空谈。著有《

  • 男子双名记

    一卷。明陶涵中(生卒年不详)撰。陶涵中字雪凡,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至建昌府同知。其书所记皆为古今男子双字之名者,如殷七七、王保保之类,共二十一人。自叙谓与友人相饮酒,以此为酒令,在

  • 史记正义

    一百三十卷。唐张守节撰。张守节,始末不详。诸王侍读,率府长史,长于地理。约为开元天宝间人。《正义》中博引故实,很是详博,卷首有“论字例”,“论音例”二条。但到明朝删削太多。《史记正义》是张守节用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