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德府志

常德府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应先烈,宜川人,曾任常德府知府。陈楷礼,武陵县人,举人。按常德府志,创修于明永乐年间,先后六修,尚存嘉靖十四年陈洪谟修本,其余皆失无传。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胡向华重修。此志则为续康熙志之作。其稿初为会稽章学诚所纂。分二十四篇,为纪二、表四、略一、传七。另有文征七卷,畸言脞说,更为丛谈一卷,皆不入志篇。陈楷礼取学诚遗稿,循其成规,参阅各县成志六十余卷,补以故实,遂成此篇。《常德府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为四十八卷。以大政冠首,为纪二,曰皇朝大政纪、古大政纪。为考十,一曰舆图,以沿革、疆域、关隘系之。二曰山川,以古迹、陵墓系之。三曰建置,以城池、公署、驿递、坊乡系之。四曰赋役,以户口、田赋、堤防、积贮系之。五曰秩祀,以庙坛、寺观系之。六曰风俗,以乡饮酒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七曰学校,以公典、修建、义学、书院系之。八曰武备,以兵制、俸饷、纪兵系之。九曰物产。十曰艺文,以经、史、子、集系之。为表五,曰沿革表、封建表、职官表、选举表、人物表。为略一,曰政略。为传七,曰列传。另附有常德文征八卷,所汇皆为诗文;丛谈三卷,所辑则为时令俗谚。此志凡例各条,义例严整,井然有序。其分门别类,悉合史裁。全篇搜采切实,极为宏富。叙事立论,亦皆简当,允推名作。卷端附录薛淇所撰重修府志启,为骈丽语,词藻斐然,亦不愧翰苑才人之笔。

猜你喜欢

  • 二谷读书记

    二卷。明侯一元(生卒年不详)撰。候一元字舜举,乐清(今属浙江)人。嘉靖十七年(1538)中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为作者的读书杂记。书中多为阐发《四书》的宗旨大义,大抵多为前人所言,无更多新义。而对

  • 仪礼经注一隅

    二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骏声字丰芑,号允清,江苏元和县(今江苏南部苏州附近)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恩科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间,以截取知县入都,呈其所著,得赏国子监博士衔。旋迁

  • 读书斋偶存稿

    四卷。清叶方蔼(1682-?)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訒庵。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

  • 洪武京城图志

    一卷。佚名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礼部所修。明洪武时官书。此志分宫阙、城门、山川、坛庙、官署、学校、寺观、桥梁、街市、楼馆、仓库、厩牧、园圃十三类。为图六:京城山川、大祀坛、山川坛、庙宇、寺观,

  • 龙壁山房诗草

    十七卷。《茂陵秋雨词》四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号少鹤,马平(今广西柳州)人,清代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通政使。王拯工古文,能诗,著有《渝斋文抄》、《龙壁山房文集》、《龙壁

  • 诗经古音

    四卷。宋吴棫(约1100-1154)撰。吴棫字才老,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据徐蒇《韵补庐》称,棫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

  • 毛诗陆疏广要

    二卷。三国吴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有才名,文章冠世,曾任吴国牙门将。太康末入洛阳,与弟云以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著有《辨之论》、《吊魏武帝文》、《文赋》等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周礼复古编

    一卷。宋俞庭椿撰。俞庭椿生卒年不详,字寿翁,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夙有大志,博通经术,治学不受先儒经传疏释之缚,抒发己见。除著有《周礼复古编》外,

  • 刘文介公集

    三十卷。明刘俨(1394-1457)撰。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江西吉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刘文介公集》。是集凡三十卷。策、表、讲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