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左氏春秋考证

左氏春秋考证

二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逢禄认为《春秋左氏传》,据《史记》本名《左氏春秋》,如同《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之类。自王莽时刘歆增改条例,推衍事迹,硬说《左氏春秋》传《春秋》,与公羊、穀梁二传争立博士,才改名《春秋左氏传》。因此,应当以《春秋》归之《春秋》。《左氏春秋》归《左氏春秋》,删去其中有乖于大义的书法、凡例及论断,和依附于经文的一些孤章断句,以保存《左氏春秋》的本来面目,并使攻击《左传》的人得不到口实,撰成《左氏春秋考证》二卷。上卷共一百一十九条,都是从传文中摘录出来,考证这些传文并非《左氏春秋》的旧文,而出于刘歆所比附。下卷共二十四条,都是摘引《史记》、《汉书》、《后汉书》、《说文解字》、《五经正义》及刘向《别录》诸书有关文字,证明《左氏春秋》不传《春秋》,后为刘歆改窜。案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皆传《春秋》,自东汉以来基本上为学者所接受。在刘逢禄之前,也有刘歆作伪说流传。但全面系统地论述刘歆伪造《左传》,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还是第一次。他作此书的目的,是想通过打倒《左传》,确立《公羊传》的正统地位。他在书后说:“夫子《春秋》之义,惟胡毋生、董生于公羊师得之。”而《左氏春秋》不过和《晏子春秋》、《吕氏春秋》一样,属于杂史之流,与圣人经典不相干。刘逢禄此书一出,学界哗然,今文学者纷纷响应。龚自珍继此书而作《左氏决疣》,申发刘歆伪作之说。清末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将刘歆伪作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事实上,刘歆伪造《左传》说是难以成立的。先秦古籍中对《左传》解经之文多有引用,如《战国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这就是有力的外证。今文学者廖平、古文学者章炳麟、刘师培等人都以大量证据反驳了刘歆作伪说。现代学者钱穆发表驳斥伪作说的著名论文《刘向歆父子年表》,向伪作说提出二十八条质问,证明伪作说不能成立。其他学者如杨向奎《论〈左传〉的性质及其与〈国语〉的关系》一文,从先秦、西汉的典籍特别是《史记》中钩稽到许多关于《左传》记事、凡例、解经语、“君子曰”的直接或间接的记载,有力地反驳了刘逢禄以来的附益说和伪作说,同时否定了《左传》出于《国语》之说。经过大量学者的深入研究,刘歆伪作说可以划一个句号。但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仍有人坚持刘逢禄、康有为等人的主张,代表人物推徐仁甫,主要论点汇集在《左传疏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一书。《左氏春秋考证》被阮元辑入《皇清经解》,有道光本、咸丰补刊本、鸿宝斋石印本,点石斋石印本及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辛酉工赈纪事

    三十八卷。清嘉庆七年(1802)奉敕编。嘉庆六年夏,京师大雨数日,西北山洪暴发,是书即记载了这次抗洪救灾诸多情况,有皇帝依次下的谕旨,有内外臣等的奏折。前有仁宗御制序言,其中有“设遇水旱偏灾,皆应实力

  • 问奇典注

    六卷。清唐英撰。唐英字俊公,沈阳人,官九江关监督。唐氏以明张氏(位)《问奇集》、李氏《问奇一览》所列骈字略而未详,且多讹误,因搜辑群书,于骈字下备注出典,并载出处,删讹补阙,又以己见折衷而成是书。卷五

  • 南畇老人年谱

    又名《南畇老人自订年谱》。一卷。清彭祖贤(1819-1885)撰。祖贤字芍亭,同治中官湖北巡抚,系谱主六世孙。谱主彭定求(1645-1719),晚号止庵,又号南畇老人。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康熙十八年

  • 冰斋文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

  • 红豆山斋法帖

    十卷。清刘康辑。刘康字子寿,号黉麓山樵。其子刘鹤字雪樵编次。所收从唐至清三十余家。第一卷为唐玄宗与宋蔡襄。第二卷为元赵孟頫、赵雍、耶律楚材。第三卷为明李东阳、王稚登。第四卷为明董其昌。第五卷为董其昌、

  • 直隶通州志

    二十二卷。清王继祖修,夏之蓉纂。王继祖,汉军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五年知通州,二十二年离任。夏之蓉(1698-1785),字夫裳,号醴谷,晚号半舫,江苏高邮人。清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盐城教谕,

  • 周易句读

    四卷。清周世金撰。世金有《易解拾遗》,已著录,生平事迹可详参。此书其例于每一句读各旁注句字读字,系辞以下则仅以黑白圈分章段。此书于蒙学多所俾益。卷首有欧阳厚均序,称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尚无刻

  • 增补四礼便览

    八卷。朝鲜黄泌秀撰。黄泌秀号惠庵,昌原人,生卒年未详。李縡著《四礼便览》以冠、婚、丧、祭四礼为纲,广征古经及先儒论著,考辨古今沿变,被朝鲜士人奉为权威。李縡又另著《类会》一编,专谈变礼,与《四礼便览》

  • 申斋刘先生文集

    十五卷。元刘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因吴澄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后授泰和州判,致仕。此集为门人萧洵所编,李祁序。收文二百余篇,其中碑志占十之四五,可补史阙。如文天

  • 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

    一卷。唐代释法顺撰。法顺生平事迹详见《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辞条。《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亦称《华严五教观门》。因华严宗将佛教一切流派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教,认为《华严经》教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