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不分卷。清任兰枝(生卒年不详)撰。是书虽有刻本,然无撰者姓名,今之著作权归属,乃据是书卷端任祺题字而定。是书解诗,无所依凭,空言己见,臆想颇多。如于《周南》、《召南》,以为述文王之化,其不言男子而言女
七十卷。清张江编辑。张江字百川,江西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官至翰林院编修。是书辨疑二十二卷,辨疑补一卷,绪余录二十卷,绪余录补三卷,识小录十卷,武备编四卷,乐器编五卷,拾遗十卷。每种均有自序。所辨,若
八卷。明何伟然撰。生卒年未详。何伟然,字梅臣,一字仙口,又字仙郎,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此编首有常熟许士柔序。凡赋一卷,古今体诗五卷,叙文二卷。伟然风流倜傥,放浪不羁,其诗自然柔靡冶逸,纤弱无骨,如《
一卷。是书为抄辑清天命至同治朝,十帝二十一后全谥,卷首并列肇、兴、景、显四代帝后尊谥。书为满汉字合璧书写。按有清一代制度,帝后尊谥,太祖高皇帝以创业垂统,累加至二十四字,孝慈高皇后则十六字,太宗文皇帝
一卷。清彭孚甲撰。孚甲字乔仙,江苏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武英殿大学士彭蕴章(1792-1862)从子。《春秋》三传由于传授源流不同,异文颇多。《三传异文录》以《左传》为宗,以《公羊传》、《穀梁传》作为
不分卷。清史致康撰。史致康,字叔平,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丰台)人,生卒年不详。历任四川珙县、仁寿、成都等县知县,后擢为同知,兼署嘉定府事。此书叙史致康办议边务情况。史氏认为,办理“夷务”为政在人,编联保
三十五卷。明沈国元(详见《皇明从信录》)撰。是书为续《皇明从信录》而作,记叙泰昌、天启两朝史事,约七十万字。起于泰昌元年(1620),讫于天启七年(1627)。采集当时诰谕敕制、邸报奏章、私人书札中资
一卷。相传是西周时期鬻熊(生卒年不详)所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
一卷。清钱大昕(见《廿二史考异》)撰。该书记宋代洪迈事实。迈与其兄适、遵皆有文名,时称三洪。迈卒谥文敏,著有《容斋随笔》等书。此谱前后无序跋,且所记亦有抵牾之处。现存嘉庆十二年(1807年)《潜研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