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记臆解

学记臆解

一卷。清刘光蕡(生卒年不详)撰。光蕡,字焕堂,号古愚,咸阳(今陕西咸阳县)人。光绪(1899)举人。幼孤贫,弱冠,避回汉之争于醴泉兴平,为人磨麦鬻饼求食,而读书不倦,淡于仕进,喜治经学,且以为经学应归于经世致用,灌输以新学、新法、新器。刘氏以此为学,亦以此为教。历主泾阳、泾、味经、崇实诸书院,弟子以千计,成就者亦众多。授课之余,募捐开办实业,谋汽机,建织业,以兴民利。举经济特科,不赴,后往兰州主大学教事。刘氏以边地回汉之争不息,欲假学术,教化百姓,消除隐患。未几,病卒,年六十一。所成书数十种,用以教学,非取名誉,故多散佚。其弟子王典章次第搜刊,使其著作得以流传。主要著作有《立政臆解》一卷、《学记臆解》一卷、《大学古义》一卷、《孝经本义》一卷、《论语时习录》五卷、《孟子性善备万物图说》一卷、《管子小匡篇节评》一卷、《荀子议兵篇节评》一卷、《史记货殖列传注》一卷、《史记太史公自序注》一卷、《前汉书食货志注》一卷、《前汉书艺文志注》一卷、《古诗十九首注》一卷、《濠堑私议》一卷、《陶渊明〈闲情赋〉注》一卷、《改设学堂私议》一卷、《团练私议》一卷、《尚书微》一卷、《修齐直指评》一卷、《陕甘味经书院志》一卷、《养蚕歌括》一卷、《国债罪言》一卷、《烟霞草堂文诗集》十卷。刘光蕡著书,皆凭心而论,不本古训。《学记臆解》一书,亦是感慨国家衰危,不知振兴,特借《学记》一书,附以意义,以警国民。作者感身世之悲,有郁闷之气,无以发泄,特借经训,随意阐发,以明己志。全书立意,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擅述政教不分,化民成俗之道理。如刘氏释《大学》“治平曰明明德于天下”句,任意发挥,以论时事。刘氏以为,古政与教不分,故士皆出于民。而“士训曰事”“士训曰学”,可见九流十家之学术,皆出于古之官府也。昔桀、纣、幽、厉,不以德教民而用暴力来统治,数百年有专制无教化,则百姓怨怒,国势疲弊。孔子出,欲改变其制度,但他一介布衣,没有权势,他只能陈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治,与老百姓中有智慧的人谈论研讨,其学无以用于国家统治。其学术不能普及到兵吏农工商,而为读书人所独享。后世治理国家之失误,并非圣人言学之本义。治学任教的目的就是要教化百姓,如今此目的不明,士日困于记诵词章,民则因于愚昧疲荼,是以国势日衰,终难兴旺繁荣。刘氏于书中反复言明政教不分,化民成俗之要义,以为风俗于人才,犹江河之于蛟龙也。世界者,人材之江河,而学其水也。化民成俗,则胥纳士吏兵农工商于学。厚积其水,以待蛟龙生焉。吏谨于衙,兵练于伍,工巧于肆,商知于市,各精其业,即各为富强之事,而又有殊异之才,挺然出而领导之,则国家自能立于今之世界矣。此书有民国王典章思过斋《烟霞草堂遗书》苏州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燕山梦草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 烟屿楼文集

    四十卷。清徐时栋(1813-1873)撰,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学者称柳泉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家有烟屿楼,藏书六万卷,丹黄殆遍。治经以秦遗说为主。工诗古文,喜表章文献。著

  • 干禄字书

    一卷。唐颜元孙(?-714)撰。元孙字韦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为颜师古四世从孙,颜杲卿父,颜真卿诸父。历官长安尉,太子舍人,滁、沂、濠三州刺史。是书为现存最早一本辨正楷书字体的书,它以颜师古

  • 春秋经传合编

    三十卷。《杂说》一卷,《书法汇表》三卷,《辨疑》二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将《春秋》经文及《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合编在一起,便于读者诵习比较。附录《杂说》一卷,辑录历

  • 文水县乡土志

    八卷,补遗一卷。清成连增编。成连增,山西文水县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文水县等学堂教习。《文水县乡土志》本为初等小学课本而作,撰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村塾索观者,展转传写,讹谬滋多。宣

  • 辍耕录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 易精蕴大义

    十二卷。元解蒙(生卒年不详)撰。解蒙,字求我(《江西通志》作字来我,因形近而误),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1328)举人。与其兄解子尚(字观我)以善《易》名于当时。该书于彖爻之下,采辑先儒之说,

  • 学文堂集

    四十三卷。清陈玉璂(约1648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学文堂集》(辞目)。是集有四十三卷,其中有杂文三十一卷,诗八卷,词四卷。其说经之文及辩议之作有理有据,但大致逶迤平衍,学宋文风格而未成,诗则非其

  • 名花谱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西湖居易主人撰,但其人姓名、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名花谱》一书,前无序,后无跋,其主要内容为杂抄《群芳谱》等书而成。书中共记载各种名花九十二种,并附有“瓶花诀”、“盆种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