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存余堂诗话

存余堂诗话

一卷。明朱承爵撰。朱承爵生平详见《灼薪剧谈》辞目。是集为诗论集。凡论诗二十六条,如论“天厨禁脔假借格”之谬,辨《渔隐丛话》论“琴阮琵琶诗”之非,其说皆确。他论“映雪收萤”一联,及苏轼《少年诗》一条,欧阳修学温庭筠一条,亦皆有理。唯所称明人诸诗,多涉芜杂。论乐府必合本题篇名一条,似确而固。至于不知寒山子为何人,则失之眉睫之前。本书突出论述了有关意境的文字,其谓“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如曰‘孙康映雪寒窗下,车胤收萤败帙边。’事非不核,对非不工,恶,是何言哉?”将意境概括为诗的最高境界。提出,诗不可斤斤于声律工对,批评前人的“诗格”一类著作:“古人琢句,亦或未用意至此,论诗者不几于凿乎?”并对谢朓诗“吞吐日月,摘摄星辰”之句,赞为着眼于意境的创造。清代何文焕所辑《历代诗话》中收有此书;后《丛书集成初编》亦曾据《学海类编》本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童子问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黄文澍见《经解》条。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共分十四章,均是“童子问”,作者“答”的方式,此书原本题为《石畦集》。

  • 易纬是类谋

    一卷。“是类谋”也作“筮类谋”。《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马端临《经籍考》著录一卷,郑康成注。此书全部用韵语编辑而成,古质错综,另为一体。《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各书引其文甚多。四库馆臣将其与《

  • 周秦名字解故

    二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生平见“诗经稗疏”。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定以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测以六例:通作、互注、辨讹、比例、合声、双声。训诂列于上卷,

  • 南野文选

    四卷。明欧阳德(1496-1554)撰。生平见《欧阳南野集》条。是集为隆庆中,其门人冯惟讷等所编,取全集十分之一。欧阳德在朝著述,如建储灾异诸疏,能言人所不能言,而此编不载。冯惟讷等所录,都是讲学之文

  • 貂珰史鉴

    四卷。明张世则撰。张世则,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四川安绵兵备副使。“貂珰”原系汉代中常侍的冠饰,金珰右貂。后中常侍之职用宦官充任,故称宦官为“貂珰”。此书是记述宦

  • 诗文轨范

    二卷。元徐骏撰。徐骏,浙江常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杂采古人论文之语以成编。大多是常见的话。然集中所载诏、诰、表、奏诸式,却尤未免近俗,没有什么见地。

  • 龙云集

    三十二卷。宋刘弇(1048-1102)撰。刘弇,字伟明,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初知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除秘书省正字,历实录院检讨。龙云乃弇所居乡

  • 通鉴续编

    二十四卷。明陈柽撰。柽字子经,奉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初侨居白下(今南京),为翰林学士,迁待制,后以非罪死。其家世传史学。著有《通鉴续编》、《尺牍筌蹄》等。柽以《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并终

  •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清郑玉臣(生卒年不详)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今属福建)人。乾隆六年(1741)拔贡生,官至兰州知府。著有《兰陵诗话》、《莆风清籁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共六十卷,所选兴化一地,从唐代

  • 伤寒寻源

    三卷。清吕震名(1798-1852)撰。吕震名字建勋,号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湖北荆门州州同等职。后去官归隐,侨居苏州,研读医书。吕氏致力于《素问》、《灵枢》及仲景之书的研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