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柱县志

天柱县志

①二卷,清王复宗纂修。王复宗,字元一,贵州安顺府普安州人,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二十一年(1682)任天柱知县。《天柱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上下两卷,上卷分舆图、疆域、星野、沿革、形胜、风俗、山川、古迹、城池、公署、学校、坛庙、关梁、邮舍、坊乡、田赋、户口、土产;下卷分职官、兵防、选举、名宦、人物、仙释、灾异、艺文,二十六门。此志分门颇多,而所记载内容寥寥无几。② 八卷首一卷,清林佩纶纂修。林佩纶,曾任天柱县知县。天柱县为汉镡成故地。始隶湖广。清初改隶贵州。旧有志。然传本入外省,清时本地无见。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王复宗再修。光绪初年林佩纶来任知县,又尽力重修志乘,以故去职而事未竟。后继邑令者,又延邑绅杨树琪、吴见举等续之,而终成是书。《天柱县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考订则多有疏漏之处。如建置一编,未及汉之镡成、六朝之无阳、隋之龙标。职官志中,则凡崇祯末以及顺治初诸人,以其未归一统,皆弃而不录。选举志中,凡天启、崇祯后有以明贡授伪职者,亦削而不书。兹篇体例亦多有欠缺。如所载战乱之史实,皆列于卷末。而邑绅吴氏私人所置书院章则,亦未列入学校志中,而附于卷末。此皆为通例之所无。

猜你喜欢

  • 乔御史集

    一卷。明乔可聘(生卒年均不详)撰。乔可聘,字君征,一字圣任。江苏宝应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师事刘宗周、黄道国。曾著有《读书杂记》、《乔御史集》等书。是集为同邑刘宝楠辑,刘启瑞增辑。其疏稿甚多

  • 真草干字文帖

    一卷。隋僧智永书,宋薛嗣昌刻。薛嗣昌,生平里贯不详。隋僧智永为王羲之七代孙,家传书学,精于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据薛氏之题跋,该帖便是据其中之一传本——“长安崔氏藏本”

  • 论语范氏注

    一卷。晋范宁(339-40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宁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晋经学家。反对玄学清谈,推崇儒学,撰《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晁公武认为皇侃《论语

  • 宁子

    一卷。周宁越撰,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宁越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周威王的老师。《汉书·艺文志》,儒家类中有《宁越》一篇。马国翰据《吕氏春秋·不广》篇、《说苑·尊贤》篇,辑录二节,附以事迹,合为

  • 静安八咏诗集

    一卷。元释寿宁编。寿宁字元为,号一庵。生卒年不详。上海人。居于邑西静安寺。寺有七处名胜古迹:赤马碑、陈桧、虾子潭、讲经台、沪垒、涌泉和芦子渡。寿宁又种植桧竹桐柏,自号曰绿云洞,续为第八景,因作静安八咏

  • 莲华经石刻

    十四卷。明代董其昌(生卒年不详)书。原本为七卷,因每卷析为二,故称十四卷。大体书成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相距长达十二年之久。有经文近十万字,洋洋大观。但石之存佚不可知。

  • 三才图会

    一百零六卷。一名《三才图书》。明王圻(详见《续文献通考》)撰。本书汇辑诸书图谱共为一编。古代的一些著述,凡有关天文、地理和人物等,常常绘以图谱,让读者见之形貌,以资参考。但是因其散见于众书之中,甚不易

  • 一捧雪传奇

    二卷。清李玉(1591?-1671?)撰。李玉,字玄玉,别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因出身低微,颇受压抑,入清后更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著有戏曲几十种,以《一

  • 烟艇永怀

    三卷。明龚立本(生卒年不详)撰。立本字渊孟,江苏常熟人。清兵入关后,不食而卒。该书为立本追记,大半皆名贤巨儒,为古今不可磨灭之人。显达者上述游踪,隐论者兼缀行略。发潜阐幽,事皆有据。此书为《烟艇渔笔》

  • 怪石赞

    一卷。清宋荦(详见《沧浪小志》)撰。《怪石赞》是宋氏任黄州通判时,广收怪石,得其佳好者十六品,各为命名、记其状貌,并系以赞语,撰为此书。此书成于康熙四年。是书中十六品怪石的命名分别为:一是宜春胜;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