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声篇海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类篇》相并之例同。韩孝彦于金章宗明昌、承安间(1196年,是年章宗改元)编成,初名《五音篇》。以《玉篇》、《类篇》、《龙龛手镜》为基础,共分五百七十九部,依三十六字母排次,凡同一字母之部又按平上去入四声定其先后。至于每部之内的字则按笔画多少编排。总共收四万二千七百七十一字。而后韩道昭于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改并为四百四十部,所合并的一百三十五部,原则是“以大从小”,“以合从单”、“形近归一”。至金卫绍王崇庆元年(1212),全书修订告成,共收五万五千一百一十六字,增加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字。所增之字大都是从《搜真玉镜》中搜集来的,还有一些是“减笔俗传之字”。《四库提要》评论说:“殊体僻字,靡不悉载。然舛谬实多,徒增繁碎。”这个改编增补本叫《五音增改并类聚四声篇海》,后简称为《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又简称为《四声篇海》。此书在我国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康熙字典》尚比它少八千多字。据韩道升序所言,是书取材于《玉篇》、《余文》、《奚韵》、《类篇》、《龙龛手镜》、《川篇》、《对韵音训》、《搜真玉镜》、《俗字背篇》九部字书,可见它是前代字书的汇编,它所保存的丰富资料是很有价值的。明成化三年(1467),僧文儒、思远、文淳等将《四声篇海》与《五音集韵》合并刊行,名曰《篇韵类聚》或《五音篇韵》。今天所解见到的最早刻本成于明成化七年(1471),后又有正德十年(1515)、正德十九年(1520)本。明代书贾据之辑《篇海类编》二十卷,托名宋濂撰、屠隆订正。荒谬舛讹,识者讥之。《四声篇海》遂又简称《篇海》,今仅有明人刊本,《四库全书》未收,仅在《存目》中著录。

猜你喜欢

  • 泗水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桓修,杜灿然纂。刘桓,上谷人,进士出身,顺治十八年(1661)任泗水知县。杜灿然,邑人。刘桓宰泗水县,见旧志自明末纂修后,上距当时六十余年,天时人物变迁,赋役建置兴废,皆不能无记,乃博采

  • 驻粤八旗志

    二十五卷。清长善撰。长善满洲镶黄旗人,历任山海关副都统,广州将军等职。是书卷首为敕谕,卷一为官兵额设附增损原委及户口,卷二至卷四为建置志有子目城图、街图、城防、城门炮台境界、卫署、兵防、印务处、公衙门

  • 京口变略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记弘光年间史可法有部将四人,为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於永绶。其中於永绶最为桀黠,统骑兵百余,舟二百,令暂住京口。而於永绶与浙抚所调都司黄之奎部不合,渐成水火,发生冲突。於永

  • 声画集

    八卷。宋孙绍远编。孙绍远,字稽仲,自署谷桥,未知谷桥为何地,亦未详其生平。书中收录皆唐宋人题画之作,分二十六门,分别为古贤、故事、佛像、神仙、仙女、鬼神、人物、美人、蛮夷、写真、风云雪月、州郡山川、四

  • 应山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宗元、朱荣实、周道源修,吴天锡等纂。刘宗元,字善长,河南商邱人,官应山知县。朱荣实,字秋园,安徽泾县人,举人。周道源,字镇廷,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二人先后继

  •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

    四百八十六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诏编纂。张玉书字素存,号京红。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人,工古文辞,以深奥典雅著称。顺治进士。历任刑、礼、户诸部尚书,授文华殿大学士。曾为“平定朔漠方略”总

  • 鹤侣斋集

    三卷。清孙勷(约1700前后在世)撰。孙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大理寺少卿,终至通政司参议,为人性简傲,不谐于俗。本集诗一卷,文

  • 春秋左传地名考

    一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父廷和为首辅,以议礼忤世宗,乞休去。

  • 凤鸣后集

    十卷。明郑楷(约1424前后在世)撰。郑楷,字叔度,赐号醇翁,浦阳(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除蜀王府教授,迁左长史,致仕归。著有《凤鸣后集》。是集凡十卷。首卷载近体诗数首,余皆为杂文。而无序跋之

  • 泽存堂五种

    五十卷。清张士俊编。张士俊,生卒年不详,号半桥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生性喜好收藏典籍,并造泽存堂专供藏书之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教于清代文学家,浙西派的创始人朱彝尊之门。朱彝尊志欲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