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释地补

四书释地补

一卷。四书释地续补 一卷。四书释地又续补 二卷。四书释地三续补 二卷。清阎若璩(详见《校正四书释地》)撰,樊廷枚补。樊廷枚,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前有汪廷珍序。所补约有三义:一是于原文句下补注,详其出处;二是对原文未涉及的加以补说,为之引申;三是对原文谬误补正,为之匡正。其中最要者如“五亩之宅”,说者谓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阎氏疑而不敢决。廷枚谓邑即今之村落,《论语》“十室之邑”,“千室之邑”,一举其至小,一举其至大。《孟子》所谓“五亩之宅”,大约即在此邑中。又如“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阎氏只论句法,不及其制。廷枚谓三代授田,异者尺度,广狭不同,故数有多寡。继而对比殷周王制尺度,均确当不可易。其他如“缺里”一条,“曾点鼓瑟”一条等,所补也多可取。阎氏《四书释地》舛谬甚多,不一而足,廷枚未能一一纠正。该书有嘉庆二十七年(1822)刊本。

猜你喜欢

  • 滇游记

    一卷,《附记》一卷,并为清毕曰澪撰。毕曰澪字秋岐,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出任益都知县。本书记载曰澪父忠谷任云南布政使司参议时,曰澪赴滇省亲途中见闻及杂事。起于三月十六日,迄于十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经述

    三卷。清末林颐山撰。颐山字晋霞,浙江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官江苏某县知县,任南菁书院山长。此书释《周礼》曲章文物及词语为多,其中“释井田”三条,“释赋税”

  • 存研楼文集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

  • 冶古堂文集

    五卷。清吕履恒(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履恒字元素,号坦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本集是履恒死后由淳安方婺如及其门人石屏、张汉所选定,计收文一百九十二篇。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梨洲遗著汇刊

    三十三种,六十六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薛凤昌辑。黄宗羲著述甚多,清《四库全书》即著录多种。但《梨洲遗著汇刊》并非其全集,如著录于《四库全书》的《易学象数论》、《深衣考》等都未收入

  • 冯定远集

    十一卷。清冯班(1604-1671)撰。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属江苏)人。为冯舒胞弟。明末诸生。冯班性格落拓不偶,每与人异。明亡后,冯舒因文字狱被害,于是更加抑郁,放荡不羁,佯狂避世,人称“二

  • 皇明开运英武传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

  • 农具记

    一卷。清陈玉璂(生卒年不详)撰。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康熙丁未年(1667)进士,官至中书。有《学文堂集》。《农具记》是一本专记农具的书。分为负牛、服牛、耕田、灌田、藏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