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考异补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氏鉴于其中夹笺,殊阙失序,至不可读,于是把这些签记加以整理,另外刊行,名之曰《唐石经考异补》,使与钱稿并行,并作跋于卷末。其跋语则就钱稿与诸家签记合而论之。据孙跋谓诸家签校,《易》《诗》《书》出於臧氏,三礼则顾、瞿二家俱有按语。今按书中《诗》“洌彼下泉”条下有云:“廷梼按,《易·井,九五》‘洌寒泉食’,亦从水。毛传:‘洌,寒也。正与《易》合。”又“织文鸟章”条下有云:“廷梼按,今承石刻之误者,似亦当附考正。”又《诗》“媿”字条下有云:“中溶案,《礼记》‘尚不愧於屋漏’,石经作‘愧’,《释文》云:‘不愧当作媿’。”又“不坼不副”条下有云:“中溶案,《易·解》‘百果草木皆甲坼’,石经亦作‘坼’,毛本、监本皆作‘折’。”这说明毛诗中亦有瞿氏校语,而不仅是庸堂的夹签。全书之中也还有袁氏校语,也不仅是臧、顾、瞿三家的夹签。孔氏跋中,对于《诗》中的瞿氏校语以及上述袁氏校语皆未提及,是漏记了。又按诸家所加签校,除《易》、《书》、《诗》、《礼记》、《公羊》、《尔雅》之外,《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穀梁传》、《孝经》、《论语》诸书皆不见签校,这又是诸家之所未及。至于其中顾氏对于臧氏校语颇多批评,则是由于所见不同,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读者可以纵览诸家校语,参以石经及各本的异同,自己作出判断。臧氏名庸,字拜经,庸堂其本名,江苏武进人。顾氏名广圻,千里其字,江苏元和人。瞿氏名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袁氏名廷梼,字寿阶,江苏吴县人。

猜你喜欢

  • 诗准

    三卷。《附录》一卷。《诗翼》四卷。旧本题宋何无适、倪希程同撰。何、倪二人生卒籍里均不详。是集主要收载历代名家诗歌。正集有古谣歌词一卷,汉魏晋宋诗二卷,又附录一卷。以江淹一首为终,取名《诗准》。又收唐杜

  • 俗语典

    近人胡韫玉、胡怀琛编。搜辑常用俗语、谚语、成语等,凡七千二百余条。仿《康熙字典》,按部首编排。每条注出处,不加解释,间或加按语,内容颇丰富。有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版本。

  • 松江府志

    ①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

  • 明苏爵辅事略

    一卷。清苏泽东辑。泽东字选楼,广东东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苏爵辅名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崇祯时曾任户部员外郎。唐王永历时任东阁大学士。唐王死后,他与何吾驺等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聿,被封为建明伯,掌兵部

  • 同人传

    四卷。清陈祥裔(生卒年不详)撰。陈祥裔著有《蜀都碎事》。本书采自秦汉至元明,凡同姓名者编辑成册。书末又附父子同名字者数人。采摭颇详,取舍亦十分慎重。如《太平广记》中,再生之王翰,与唐朝诗人之王翰相同。

  • 刘氏鸿书

    一百零八卷。明刘仲达(生卒年不详)撰。刘仲达字九逵。本书分二十四类,类下又分子目二百六十。事实词章,相杂而载。所引内容都注明出处,便于阅读参考。但大多亦是转引自其他类书。书的卷首题汤宾尹删定。但是在李

  • 存介堂集帖

    六卷。清张琦(生卒年不详)辑。张琦,字西侯,生性爱笔墨。在该帖之自序中,述及曾得元明清诸书家墨迹数十卷,便与人选择其中其它摹帖中少见的书迹加以摹勒,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5)七月。该集帖前有韩崇孟题

  • 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

    一卷。清冯世征(生卒年不详)撰。世征字伯渊,吴县(今属江苏)人,附贡生。是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审慎地考订段注之失误,补正其所未安;一方面严正地反驳诸家对段氏的肆意攻击,为

  • 紫岩易传

    十卷。张浚(1097-1164)撰。张浚,字德远,自号紫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曾为知枢密院事。为官志在恢复北宋旧地,力主抗金。有知人善任之美誉。一度受秦桧排挤,潜心《易》学。受业于程颐门人

  • 惟实集

    四卷。《外集》一卷。元刘鹗(12901364)撰。初名《鹫溪文集》。鹗字楚奇,永丰(今属江西)人。皇庆间以荐授扬州学录。累官江州总管、江西省参政。鹗曾为翰林修撰,与虞集、欧阳玄、揭傒斯等游。此集为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