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人经说

周人经说

八卷。清王绍兰(1760-1835)撰。绍兰字南陔,一字畹馨,浙江萧山(今萧山县)人。乾隆癸丑进士,历官南屏知县、泉州知府、福建巡抚等职。少嗜学,究经史大义,以许慎、郑康成为宗,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去官后,一意著述。除本书外,尚有:《王氏经说》六卷、《音略》一卷、《音略考证》一卷、《说文段注订补》十四卷、《驺氏春秋说》一卷、《小学字解》一卷、《汉书地理志校注》二卷、《列女传补注正讹》一卷、《管子地员篇注》四卷、《读书杂记》一卷、《许郑学庐存稿》九卷等。本书卷首载录《礼记经解》,从“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至“则深于《春秋》者也”一节,作叙并注其下说:“《经解》所言《诗》、《书》、《乐》、《易》、《礼》、《春秋》,凡六经,自《礼》亡《乐》缺,其经文不可得而见之矣。今所存者唯《易》、《书》、《诗》、《春秋》四经而已。此四经汉经师虽有注解,亦未必深合经旨。因博采周人所说者,得《易说》一卷、《书说》二卷、《诗说》四卷、《春秋说》一卷,凡八卷。既成无能为叙,谨以孔子此言弁其首。《书》曰地平天成称也,虽有作者吾不敢请矣”。本书原有八卷,潘祖荫刻入功顺堂丛书,已佚失《诗说》三卷、《春秋说》一卷。但古传记援引经书多属断章取义,于《诗》尤甚,并非周人所说都深合经旨,只是它胜于后儒臆测而已。书中作者时加按语。如“分北三苗”说,《说文》“”即分解,“”是别字,在部,“兆”在八部,判然两字,别是分解,因此许、郑都训“兆”为别,许氏且引《孝经》说别字为证,经文及郑注“分北”,本来都作“分兆”。后人多见“北”字,少见“兆”字,因此改“兆”为“北”。仲翔也只识“北”字,不识“兆”字,并且不知“兆”、“”各是一字,因此误以为郑训“北犹别”为违失可怪,但郑本来是作“兆”,不是作“北”字。又如《载驰》“高子之问孟子之答”,与《列女传》许穆夫人之说相互发明,认为孟子所说有卫女之志则可,且许以行中孝虑中圣,是能达变而行权,这本来就是高叟所不能识。以上二条都见解分明,高出一般。有潘氏功顺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文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详见《吴郡志校勘记》)撰。钱熙祚刊刻《文子》,又撰《校勘记》附其后。清人研究《文子》者,有许多人以为《文子》袭用《淮南子》,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是《淮南子》袭用《文子》。钱熙祚赞同

  • 交城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洪璟纂修。洪璟字昆霞,安徽歙县人。出身拔贡,历任教习。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交城知县。交县山多水少,人民瘠苦。自清初兵乱。以后,田地荒殖,民不聊生。洪璟为知县,颇能廉明仁爱,教

  • 毛诗义问

    一卷。三国魏刘桢(?-217)撰,清马国翰辑。刘桢,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为丞相曹操掾属。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在当时负有重名。有《刘公干集》。《隋书·经籍志》著

  • 说文补详字义

    十四卷。清沙木(生卒年不详)撰。沙木字青岩,浙江嘉兴人。著有《艺文备览》百二十卷。是书首为沙氏自序,次为凡例标目,下依《说文》部次分为十四卷。其中所补所详之义,本散附于《艺文备览》之内各字之下,而后别

  • 檀雪斋集

    四十卷。明胡敬辰(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胡敬辰,字直卿,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凡四十卷。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艰

  • 大易观玩录

    四卷。清胡泽顺著。胡泽顺字梅坪。泾县人。曾官训导。一生致力于经史义理性命之学。此书卷一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乾卦为圆形,其余七卦则为半圆形。据此作八卦图,乾卦作六圆,其余七卦都由半圆合成浑圆。后引古文加以

  • 读通鉴纲目札记

    二十卷。清章邦元撰。邦元字午峰,一字伯善,号悛生,安徽铜陵人。诸生。该书以朱子纲目及金氏前编、商辂后编为基础,有所论断,随笔札记。探经义,按时势,不作附会迂腐之谈。指出世道人心之消长所系,一代规章制度

  • 授堂遗书

    十种,七十六卷。清武亿(详见《四书考异》)撰。该丛书收《经续考异》八卷补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四书考异》一卷(翟灏撰,武亿句读考析)、《群经义证》八卷、《三礼义证》十二卷、《金石一跋》四卷《

  • 说文校案

    一卷。近代奚世干(生卒年不详)撰。世干字挺筠,江苏南江人,口哑不能讲话,而通小学。曾欲纂辑《说文解字通考》,因其庞大,仅存纂例,全书未成。此编乃是奚氏读《说文》的笔记,旨在校正文字方面。奚氏于段玉裁、

  • 咏史

    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