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梅村词

吴梅村词

一卷。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鹿樵生,太仓(今属江苏)人。幼禀异慧,受到复社领袖张溥的赏识,被收为弟子。崇祯三年(1630)举人,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东宫讲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十四年(1641)告假归里。弘光朝拜少詹事。因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不久即还乡。一度隐居不出。顺治十年(1653),迫于压力,应召赴京仕清,初授秘书院侍读,升国子监祭酒。十三年(1656)以奉嗣母之丧辞归。自此,徜徉山水,留连诗酒,直至去世。吴伟业才华盖世,不仅擅长诗、词、文、曲,还精通书法和绘画。而尤以诗著称,时人将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今存一千余首,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反映明末清初的史事。这类诗篇,从不同角度展现出社会的风云变化,被人誉为“一代诗史”。二是反映民生疾苦和民族压迫。三是抒发救国之思,表达屈节仕清的愧疚与痛苦。在艺术上,其诗表现出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同时又宛转如意、华艳动人的基本特征。其词作不多,但在词坛上却颇有影响,他的词流丽稳贴,寄慨深长。其文章,虽委曲条畅,亦有可取,但总的来说,成就不及诗词。除诗文外,还著有《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这些作品,都是借历史故事寄托兴亡之感,曲文典雅,故事离奇,头绪纷繁,不适于演出,但在文人中有较多的读者。其诗文集为《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另有史乘《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本书收词九十二首。然如次章云:“误信鹤声枝上,几度楼头西望。薄倖不归来,愁杀石城风浪。无恙无恙,牢记别时模样。三章亚,小阁焚香闭坐。撼撼纸窗风破,女伴有谁来。管领春愁一个,无那无那,斜压翠衾还卧。”皆宛转低徊,凄凉哀怨。又〔贺新郎〕病中有感一阕,盖绝笔之作。词云:“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沈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炙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历鹿牵肠,哀音低转。伟业身事两朝,贻讥当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使后世读此词者,亦可以怜其身而哀其志。有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猜你喜欢

  • 芸香斋韵法新谱

    一卷。清田万选撰。万选字一青,山西阳城人。是书于古今切字调声之法,约繁就简,减三十六字母为二十母,立韵二十八类。以字母为经、以韵为纬、立复读韵调声指掌二图,一掌以辨二十母、一掌以辨四声,盖经以读韵而立

  • 石潭易传撮要

    一卷。明刘髦(1373-1445)撰。髦字孟恂,号石潭,江西永新人。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仕,教授乡里,弟子甚众,人称“石潭先生”。刘氏认为程颐学术之全体大用具备于《易传》。朱熹曾想将其要处别写

  • 张北湖年谱

    一卷。清张京颜编。京颜、清中时人,系谱主之子。谱主张朝晋(1672-1754),字莘皋,号北湖,浙江海宁人,诸生,四十岁后即不应试。平生研究理学,最推崇张履祥。曾刊印《杨园言行见闻录》,又搜编杨园未刻

  • 渠县志

    五十二卷,清王来遴修,谭承恩等纂。王来遴字兰三,黄陂人,曾任渠县知县。谭承恩,邑人,贡生。渠县志,创修于乾隆五年(1740),编目三十八。兹编则为续乾隆志而作。《渠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共

  • 穆罕默德传

    一册。英国梅益盛辑译。穆罕默德,回教创始人,生于陈太建二年(570),死于贞观六年(632)。现存有广学会本。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东湖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林有席修,严思浚、林有彬等纂。林有席,字平园,号儒珍,江西分宜人,进士,官东湖知县。严思浚,字潜斋,江西分宜人,进士。林有彬,字竹溪,廪生,林有席之弟。按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东湖古

  • 六经类聚

    四卷。明徐常吉(详见《事词类奇》撰。陶元良续增。其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以备习文者选用。

  • 论语发微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翔凤学于刘申受,治经主今文。首论左丘明,谓其不传《春秋》,并断其书多战国附会。刘歆改窜,抑左氏以伸公羊,借“五十而知天命一语”,推之大夫命于诸侯,诸侯命于天子,天

  • 地学浅释

    三十八卷。英国雷侠儿(?-1875)撰。美国玛高温(详见《金石识别》)、华衡芳(详见《代数术》)译。雷侠儿为英国地质学家,以主张“今因说”而著名于当时,撰有《地质学》等著作多部。《地学浅释》为玛高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