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通削繁

史通削繁

四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谥文达。纪昀贯通儒家典籍,旁及百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嘉庆年间任高宗(乾隆)实录馆副总裁。纪昀的诗文在当时也十分出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唐代刘知几所著《史通》内外共四十九篇,论史家体列,辨别是非,述古籍之源流及杂评古人得失,贯穿古今,洞悉利病,为史家之圭臬。但该书是非任情,往往有意护圣贤之所短,前人中有黄叔琳撰《训故补》、浦起龙撰《通释》对此予以纠正。纪昀即在前人基础上,根据浦氏本逐一加以评点,认为可取之处就用朱笔记下,而纰缪之处就用绿笔点之,其中冗漫之处又用紫笔标示出来。然后删去绿、紫所点部分,将剩余部分排比成文,是为《史通削繁》四卷。全文删除的有《载言》、《表历》、《疑古》、《点烦》诸篇,全文抄录的有《载文》、《补注》、《邑里》、《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核才》、《烦省》、《杂述》诸篇,其余的皆按其精华、芟其芜蔓,阐幽决奥,理正词明,文皆相属。书中亦有删削过当之处。涿州卢氏在广州刊刻此书,浦起龙的评注也同时附于书中。有清道光十三年刊本。

猜你喜欢

  • 丽澞荟录

    十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作者摘录书典,以类编目而成的札记。书中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考证经史,介绍一些方言、风俗、掌故等。此书以类编目,其中涉及风俗、掌故之类内容如“卧碑”、“帽顶”、“

  • 五代名画补遗

    一卷。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撰。刘道醇,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关于《五代名画补遗》一书,古代多有记载,却说法不一。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称之该名,作者却是“刘道成”;符嘉应之序则称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

  • 日省吾斋读曲礼内则

    二卷。清王德瑛(生卒年不详)撰。德瑛山东福山县人,光绪《福山县志》曾著录。《曲礼·内则》所述,最切予人身起居动止,及事亲敬长之用,故王氏从《礼记》中将《曲礼·内则》篇择出,专为撰论。是书以实践为主,故

  • 丧服经传袁氏注

    一卷。晋袁准撰,清马国翰辑。准生卒年不详,字孝尼,陈郡阳夏(今河南省东部)人。官至给事中。袁瓌从祖,《晋书》把《准传》附在《瓌传》后面。袁准忠信公正,不耻下问,性恬退,著书十余万言,论治世之务,以儒学

  • 礼经搜义

    十四卷。余心纯(生卒不详)撰。心纯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浙江嘉善知县,湖广黄冈县(今湖北)人。此书见《明史·艺文志》、《黄州府志》,书首有邹观光(《序》末题“万历壬辰吏部文选司郎中邹观光撰”

  • 庆远府志

    ①十卷,清李文琰修,何天祥、朱桐、莫景隆纂。李文琰,字玉重,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贡生,乾隆十八年(1753)庆远知府。何天祥,修仁(今广西荔浦)人,贡生,庆远府训导。朱桐,广西临桂人,举人,教谕。莫

  • 别本孟子注

    二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著有《汉儒通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附《考正德清胡氏禹贡图》等。是本自题云:“矢志晚年,熟读《孟子》”,其

  • 六书通

    十卷。清闵齐伋(1580-?)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称为“闵本”的书,大多为其所刻。是书成于顺治辛丑(1661年),闵氏已经八十二岁。是书大致仿朱时望《金石韵

  • 含元子

    见《含玄子》。

  • 易璇玑

    三卷。吴沅撰。吴沅字德远,南宋初崇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璇玑》、《易礼图说》、《三坟训解》、《环溪诗话》、《老子解》、《易论语发微》、《通言》等。《易璇玑》三卷,上卷明天理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