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

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

不标卷。佚名编。本刊原为坊间散见,清黄丕烈编汇成册,名为《元刻古今杂剧》。后王国维改题为《元刊杂剧三十种》,重为修订。此书共收元人十八家及无名氏所作杂剧三十种。其中关汉卿四种:《关张双赴西蜀梦》、《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单刀会》、《诈妮子调风月》;高文秀一种:《好酒赵元遇上皇》;郑廷玉二种:《楚昭王疏者下船》、《看钱奴买冤家债主》;马致远二种:《秦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武汉臣一种:《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尚仲贤二种:《尉迟恭夺槊》、《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纪君祥一种:《赵氏孤儿》;石君宝一种:《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张国宾二种:《相国寺公孙合汗衫》、《薛仁贵荣归故里》;孟汉卿一种:《张鼎智勘魔合罗》;王伯成一种:《李太白贬夜郎》;岳伯用一种:《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狄君厚一种:《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孔文卿(或金仁杰)一种:《东窗事犯》;杨梓一种:《霍光鬼谏》;宫天挺三种:《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辅成王周公摄政》;金仁杰一种:《萧何追韩信》;范康一种:《陈季卿悟道竹叶舟》;无名氏三种:《诸葛亮博望烧屯》、《张千替杀妻》、《小张屠焚儿救母》。在此三十种杂剧中,有十五种赖此本得以保存,它们是:《西蜀梦》、《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遇上皇》、《贬夜郎》、《介子推》、《东窗事犯》、《霍光鬼谏》、《七里湾》、《周公摄政》、《追韩信》、《博望烧屯》、《张千替杀妻》、《焚儿救母》等。其余十五种后世虽有传本,但曲文亦多不同,或有增删,或有变通,或名同而词异。最可贵的是本书为元刊杂剧唯一的存世之本。但本书编纂体例不精,各剧排列错杂。此本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影印本。原书本是黄氏士礼居旧藏,为罗振玉购得,日本据以影印。《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全部收入。台湾省学者经过整理校定,于1962年台北书局出版了《校定元刊杂剧三十种》。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徐沁君校订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猜你喜欢

  • 静居集

    四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侨居浙江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洪武六年(1373),征起,廷对称者,授太常寺司丞,后

  • 黄帝阴符经集解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会语续录

    二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此书是罗汝芳于万历十四年(1586)游南京时讲学之语,其门人杨起元加以评语,国子监祭酒赵志皋为之刊刻。罗汝芳曾著有《会语》,所以此编题为《会语续录》,书首有自题

  • 救文格论

    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2)著。顾炎武原名继绅,更名绛,字忠靖。弘光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圭年等,世称“亭林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曾参与“复社”及反清活动。工诗文,于国家典制

  • 左州志

    二卷,清李铨纂修。李铨,奉天铁岭(今辽宁省)人。康熙间任左州知州。明成化间始改流官,始立学校,文化渐开。明崇祯十三年(1640)州牧李之清《左州志序》,又梁方图‘序’,其书洇没无存。此编为知州李铨纂修

  • 禹贡正诠

    四卷。清沈彦渠撰。沈彦渠字溉若,号巽园,浙江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沈彦渠在自序中声称“聊正诸家之说,以诠明经旨,”即为本书命名之由。书另有俞樾和杨岘的序,对此书之得失都各有所见。如俞樾认为,此书在

  • 宋十五家诗选

    十六卷。清陈訏(1649一约1732)编。陈訏字言扬,海宁(今属浙江)人。师黄宗义,与查慎行同里友善。康熙间由贡生官淳安教谕。陈工诗文,著有《时用集正续》、《句股引蒙》(已著录)、《句股述》和《宋十五

  • 扬州梦

    二卷。清嵇永仁(1637-1678)撰。嵇永仁,字留山,号抱犊山农,江苏无锡人。康熙初年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僚。耿精忠叛清,嵇永仁与范承谟一同被执。在狱三年,坚贞不屈。范承谟被害,永仁自经而死。著有《抱

  •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

  • 觞政

    一卷。明袁宏道(1586-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万历年间进七,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之一。在三袁中文学成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