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梅簃遗稿
一卷。清戴小玉撰。戴小玉,生卒年不详,字倩梅,浙江杭州人,戴道峻之女,侍郎戴熙之妹,朱文枟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戴熙写刻本。书前有戴熙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朱文枟所作跋语。此书共收诗三十四首,书末有“传砍斋刻”一行字样。
一卷。清戴小玉撰。戴小玉,生卒年不详,字倩梅,浙江杭州人,戴道峻之女,侍郎戴熙之妹,朱文枟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戴熙写刻本。书前有戴熙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朱文枟所作跋语。此书共收诗三十四首,书末有“传砍斋刻”一行字样。
三卷。清成孺(生卒年不详)撰。成孺此书,分天德、王道两大纲,纲有总序。天德之子目为仁、义、礼、智、信五性,五性下又别列子目若干。成孺申明全篇以仁为天德之首。次卷为王道,列目凡十。敦伦第,亲亲第二,存故
五十卷。明景皇帝朱祁钰(1428-1457)撰。朱祁钰是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母贤妃吴氏。英宗在位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英宗亲征瓦刺,郕王奉命留守北京,八月,因土木之变,败耗传京,
共四卷。其中《汇编》三卷,《续编》一卷。清德保(生卒年不详)编。德保,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著有《乐贤堂诗文抄》。是书系取梁周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
一卷。清王甡(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王甡字无量。金坛(今属江苏)人。此书的宗旨为救补姚江学派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学案。继以朱熹的《白鹿洞规》,次以程端《蒙董铢学则》
五卷。清林尚葵、李根(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撰。尚葵字朱臣,莆田(今属福建)人。李根字阿灵,一字云谷,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工画佛像,精篆籀小楷。此书用朱墨二色,校以四声部次,朱书古文篆籀之字,墨书楷字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
一卷。明瞿元锡撰。元锡,江苏常熟人,南明大学士瞿式耜之子,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记瞿式耜拥戴桂王抗清,留守桂林殉难事。顺治七年(1651)清军攻桂林时,桂林守将各营怯战怀私,清
十卷。汉扬雄(详见《方言》)撰,晋范望(生卒年不详)注。《太玄经》,简称《太玄》,是西汉扬雄的代表作之一。其书仿《周易》的体例,其玄象的一、二、三画,相当于《周易》卦象二画的阴阳爻;《太玄》有方、州、
二卷。意大利陆安德(?-1683)撰。陆安德字泰然,耶稣会士,明末入中国,传教广东,康熙二十二年(1683)死于澳门。《真福直指》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此书以浅近之语文,述其教之大旨,上卷分五章,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