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佛祖历代通载

佛祖历代通载

简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1282-1341)撰。念常是元代禅宗杨歧派僧人。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2岁出家为僧,从平江圆明陆院体志学律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受具足戒。师从晦机,曾出任净慈寺主持。元延祐年间(1314-1320),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并任嘉兴大中祥符禅寺主持。至治三年(1323),到元都燕京(今北京),深受帝师帕思巴尊宠。在京期间,他观光三都朝礼五台,搜集佛教流传史迹,费时20余年,潜心著述,完成佛教编年体通史著作——《佛祖历代通载》二十二卷。书中所载时间上迄自佛教传说的七佛和中国传说时代,终于他所处的元代元统元年(1333)。此书以禅宗为佛教正统,揽古叙今。该书力倡“自尊其教”。对历史上的儒、道两家,有褒有贬。时而援儒入墨,与斗佛者力争,而仍尊孔子。时而攻击斋醮和服饵修炼之术,而仍尊老子。念常以佛教中道观思想指导修史,尤重视中和。故对人对事论述较为公允。如承认韩愈为一代伟人,乃引西蜀龙氏之书,诋其言行悖戾。因念常颇涉儒书,在缁流之中较为赅洽。故使此书为世俗人等所接受。《佛祖历代通载》大部分内容取自宋道元《景德传灯录》和南宋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故对补述宋、元二代佛教史实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该书的缺点是,有的记述过于冗沉繁琐,年代史实亦有纰谬之处。

猜你喜欢

  • 词律

    二十卷。清万树(约公元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生平见《璇玑碎锦》条。此书为纠正《啸余谱》和《填词图谱》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而作。《草堂诗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五十八字之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

  • 鸿猷录

    十六卷。明高岱撰。高岱,湖广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时西曹吏。他认为,一个人既身通仕籍,就应知时政。但当时历代实录秘不可得见,于是广泛搜集先代臣僚的记述、传志、书疏案牍等,并加以考订,撰写成《鸿猷

  • 春秋尊王发微

    十二卷。孙复(992-1057)撰。孙复字明复,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孙复曾从宋代著名学者范仲淹受学(魏泰《东轩笔录》)。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著此书。后因通经术而为范仲淹、

  • 乐律表微

    八卷。清胡彦升(生卒年不详)撰。彦升字竹轩,德清(今浙江德清)人,雍正庚戌(1730)进士,官至定陶知县。是书有《度律》二卷、《审音》二卷、《制调》二卷、《考器》二卷,多为纠正古人之错误,其论述十分正

  • 凤川先生文集

    三卷。明刘良臣(约1501年前后在世)撰。刘良臣,字尧卿,别号凤川。河东芮城(今山西芮城)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官杨州府主簿,改平凉府。良臣自为诸生好为古文辞,二十岁即应明经科考

  •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 资麈新闻

    七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撰。《资麈新闻》是抄撮一些杂说著作而成,主要内容卷一论述鬼神类,即幽冥因果,还魂托生之事。卷二论述阴阳类,都是方术家言,出自神枢经、洞元经、人元秘枢经之书。卷三论述词赋

  • 花近楼丛书

    七十四种。清管廷芬(见《销夏录旧》)编。是书所收四部均有,经部如清苏士枢《易义参》一卷,史部中清钱仪吉《补晋兵志》一卷、清佚名《明边镇题名考》一卷,史料价值较大。此外也多杂记、游记、诗话、论画、论书法

  • 论语述何

    一卷。清刘逢禄(1776-1829)撰。逢禄字申受,江苏武进人,经学家,为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著有《左氏春秋考证》、《春秋公羊经传何氏释例》、《刘礼部集》等。是书卷末逢禄称是书旨在追述《何氏解诂》之义

  • 武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