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定关西

平定关西

曹操平定关西地区割据势力的战役。赤壁战后,曹操哲无力南下。为巩固后方,消灭盘踞在关西(今陕西潼关以西)、汉中(今陕西汉中东)、陇右(今陕西、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一带的以韩遂、马超为代表的割据势力,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春, 曹操发兵关中,同年秋,又亲临前线。曹操将主力部队集结于渭水南岸,以逸待劳,不与交战。韩、马求战不得,遂以割让河西之地为条件请求讲和,遭到拒绝。曹操采纳谋臣贾翊的离间计,各个击破。韩、马败逃凉州(治今甘肃张家川),韩遂为部下所杀,马超投奔刘备。与此同时,曹操又进攻枹罕(治今甘肃临夏),消灭盘踞在那里的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健。关西地区遂并入曹操势力范围。

猜你喜欢

  • 推恩令

    汉武帝时主父偃建议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西汉前期同姓诸侯王的势力过大,威胁京师。经过文帝和景帝时期对诸侯王的反复斗争,诸侯王的势力有所削弱。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规定诸侯王只衣食租税,不再治国

  • 答失蛮

    元朝人对伊斯兰教士的通称,其教徒称木速蛮(即阿拉伯语之穆斯林)。大部分来自中亚和波斯地区。蒙古统治者采取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答失蛮和释、道、也里可温等一样受到优待。蒙元时期入居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教徒很多

  • 董卓之乱

    汉灵帝死后,袁绍与何进谋划,欲诛蹇硕,夺取“西园八校尉”的领导权,并消除宦官势力。为加强力量,何进假诏驻守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入京。汉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驻洛阳,杀何太后和少

  • 岐阳之盟

    周成王召集诸侯举行的会盟。又称“岐阳之蒐”。《左传》昭公四年“成有岐阳之蒐”,蒐即检阅诸侯车马,岐阳即今陕西岐山南的周原。《国语·晋语》记载这次盟会的情况说,楚国作为荆蛮,被排除在盟会之外,只能帮助筹

  • 中南海铁路

    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在北京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西岸开工修建了一条窄轨铁路,是为中南海铁路,南起中南海紫光阁,东北至镜清斋(今静心斋)大门。1889年(光绪十五年)建成通车。全长四百七十二丈,其中

  • 信州之役

    唐末黄巢义军击败唐军的著名战役。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四月,转战于长江下游地区的黄巢将北渡长江,进攻淮南。时唐诸道行营都统、淮南节度使高骈拥重兵屯驻扬州,与起义军对峙。高骈为阻止农民军北进,派骁将张

  • 黜武复唐

    武则天晚年,病居洛阳长生院,宰相数月不得见,唯其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侧侍。朝士多欲黜武复唐。凤阁侍郎张柬之及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谋诛二张,得到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的支持。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

  • 鹅湖之会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的一次面对面争论。朱、陆虽同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学家,但分属于两个哲学派别。朱认为“理”为“形而上之道”,“万物之本”,即理在天上,产生并主宰万物;陆则认为“心即理”, “宇宙便是

  • 经界法

    南宋清丈田地均定田赋的措施。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两浙路转运副使李椿年奏言经界不正十害,高宗遂下诏诸路置“措置经界所”,以椿年总其事。先行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继推广于诸路大部地区。其法:①

  • 窦建德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为窦建德。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河北地区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等农民义军活动,窦建德因支持义军,举家被害,遂率二百人起义,投高鸡泊(位于今河北漳南)高士达。孙安祖、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