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交收东三省条约

交收东三省条约

一名“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字后,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以俄国护路队代替撤出的俄军等四项条款的照会,同时要挟清政府签订华俄道胜银行垄断东北金融和一切租借的合同。英、日进行针对沙俄国独占东北的结盟谈判,次年谈成签字通知俄方,美、法表示支持英日同盟。在列强压力下,1902年4月8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一日)沙俄驻华公使雷萨尔与清朝外务总理大臣奕劻、会办大臣王文韶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共四条:东三省归还中国;俄军分三期撤完,每期六个月;俄军撤出前,清政府在东北“不另添练兵”,俄军撤退后,清政府将驻东北军队增减,随时知照俄国;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厅铁路,清政府应予“赔偿”。《交收条约》使沙俄没能取得预定权益。1903年4月22日(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期撤兵到期,沙俄拒不撤兵,一面增兵,一面向清政府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拒俄运动。5月22日(四月二十六日)沙俄宣布废除《交收东三省条约》,重新占领奉天(今沈阳),并在“撤军”幌子下换防增兵。

猜你喜欢

  • 平定关西

    曹操平定关西地区割据势力的战役。赤壁战后,曹操哲无力南下。为巩固后方,消灭盘踞在关西(今陕西潼关以西)、汉中(今陕西汉中东)、陇右(今陕西、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一带的以韩遂、马超为代表的割据势力,建安

  • 晁错削藩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

  • 端平更化

    南宋理宗时一次政治改良活动。理宗即位后,权臣史弥远以拥戴之功擅政, 独相达九年。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理宗始得亲政,遂诏改明年为端平元年。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罢逐史氏亲信同党

  • 蒲安臣使团

    十九世纪末由美国人蒲安臣率领的清政府外交代表团。遣使出洋是第二次***战争后西方各国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之一。总理衙门鉴于1868年(同治七年)将与各国进行修约交涉,特于1867年(同治六年)奏准遣使出洋

  • 周二王并立

    东周初年,周平王与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曾短时间并立为王。据古本《竹书纪年》说,在幽王和伯服骊山遇难以前,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就已经立平王于申。幽王死后,西周朝的大臣虢公翰又立幽王另一个儿子余臣于携,造

  • 鲁三分公室

    春秋中期鲁国的军制改革。鲁国原有上、下二军,皆属于公室,称“公乘”。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 由执政季武子建议,鲁国设立三军(增设中军),将原属公室的公乘,改由鲁国三家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

  •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 西周

    ①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传十一代十二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杀害为止。参见“周朝”。②古国名。战国初年,周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在位)分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

  • 张格尔叛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借新疆维族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而发动的叛乱。张格尔从小在阿富汗受英国的培养,长期在边疆进行活动,多次被清军击败。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 八月,

  • 身丁钱米

    十至十三世纪出现于我国的一种人丁税。始于五代时南方各国。入宋,除四川地区外,南方各路不论主户、客户,均按身丁每岁征收钱米。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曾下诏蠲除两浙、福建、荆湖、广南六路身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