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皮日休

皮日休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先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大约生于唐文宗太和末年至开成初年(834—838)。青少年时代,在襄阳鹿门山读书,并从事耕耨,时以渔钓为乐。咸通四年(863)初,离家出游,循汉水南下,至沅湘间。复北上,经江州达河南,由南阳入蓝田关,抵长安。这次长途漫游,不仅是为了开阔视野,遨游山水,更是为了以自己的诗文进谒当时的名流权贵,以造成舆论影响,便于考取进士。咸通七年(866)春,应进士举,不第。乃取道洛阳,退归寿州东别墅,编次自己的诗文集《文薮》,作为“行卷”,以备次年再度应试。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未授官职。九年(868),又离京师东游华、嵩诸山,经洛阳、扬州,抵苏州。次年,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为郡从事,与吴中名士陆龟蒙相识,结为诗友,酬答唱和,得诗甚多。十三年(872)春末,返回京都,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王仙芝起义后,皮日休回到吴郡,为毗陵副使。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渡江入浙西,继而攻下杭州、越州,皮日休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广明元年(880)十二月,起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以皮日休为翰林学士。黄巢败退长安以后,约在中和三年(883),日休被唐室所杀。皮日休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数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诗人。他的思想十分复杂,基本上属于儒家正统,又有激进,充满叛逆精神的一面。对儒家经典、儒家代表人物推崇备至,认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万古不移的治世之道,并极力推崇当朝儒学大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宣扬韩愈在排斥异说,捍卫儒学上的功业,意在重振儒家道统的权威,以发挥其治世济民的功能。

皮日休的诗歌,集中在其早期自编集《文薮》,及后期和陆龟蒙合编的《松陵集》之中。前者主要是散文,诗仅一卷,而后者存诗三百余首。《文薮》所载,数量虽少,现实性很强,继承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传统,揭露现实,抨击时政,同情人民疾苦,是皮日休诗歌的精华所在。而《松陵集》所存,数量虽多,内容较空泛,多为玩山娱水,歌咏茶酒,酬唱应和之作。他的文章,几乎全部集中在他的《文薮》之中,此外《全唐文》还辑录短文七篇。其中的政论小品文最为后世所称道,鲁迅曾指出皮日休“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这主要是针对晚唐时期华靡衰落的文风对比而言的。皮日休充满犀利批判锋芒的短文,确是晚唐时期独树一帜的奇葩。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二、《旧唐书·僖宗纪》、《新唐书·黄巢传》、《唐诗纪事》卷六四、《唐才子传校笺》卷八,参萧涤非、郑庆笃整理的《皮子文薮》。近年学术界对皮生平有不同意见。

【生卒】:834?—883?

【介绍】:

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遂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为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黄巢起义失败,皮日休不知所终。其《文薮》所载诗文多有抨击时弊、同情民瘼之作,其中《正乐府》诸多篇章,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之精神风貌,尤为著名。后与陆龟蒙友善,多唱和之作,时称“皮陆”。《松陵集》为皮陆二人唱和集,其中之佳者,多表现田园山水隐逸情趣,和《文薮》所载诗,形成为截然不同之风格,《全唐诗》编其诗为9卷又8首,与人联句8首。《全唐诗补编》补诗9首。

猜你喜欢

  • 刘祎之

    【生卒】:631—687【介绍】: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文辞知名。高宗朝受密令参决政事,以分宰相之权。文明元年(684)睿宗立,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以私议武后应归政,被武后赐死。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介绍】:崔曙作。见《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 刘羲叟

    【介绍】:见刘义度。

  • 佣刓

    犹琢磨,雕刻。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 鸦山

    山名。即今安徽省郎溪县南雅山。所产鸦山茶十分有名。郑谷《峡中尝茶》:“吴僧谩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 谢安屐

    谢安所著的木屐。亦泛指木屐。李白《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参见“谢安棋”。

  • 送杨少府贬郴州

    【介绍】:王维作。此为送杨少府离京赴贬所诗。郴州,治所在今湖南郴县。首四句写友人远谪郴州的愁苦不堪;后四句宽慰友人,不会久留贬所,无须似贾谊之吊屈原,因贬而自伤。诗意忠厚亲切,深婉感人。第四句“不能北

  • 赠送

    【介绍】:武元衡作。见《赠道者》。

  • 堂成

    【介绍】:杜甫在成都作。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此诗写草堂初成,环境清幽安静,结束了多年的流离生活,流露出多年少有的愉悦心情。其中“暂止飞乌将数子,频

  • 灞陵岸

    亦作霸陵岸。汉文帝陵所在的高地。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而我送将归,裴回霸陵岸。”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