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咏王大娘戴竿

咏王大娘戴竿

【介绍】:

刘晏作。戴竿,唐代杂技之一种。《明皇杂录》载:玄宗勤政楼大张宴乐,罗列百技。时有艺人王大娘,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玄宗召至,贵妃抱置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而作,因命以牙笏及黄纹袍赐之。此诗首句点地纪事,总揽全局,将勤政数前百技献艺、竞先争新的盛况尽收眼底。以下三句从百戏中摄取王大娘戴竿这一特写镜头,极赞王大娘的精湛技艺和绝妙表演。全诗写得逼真传神,韵律和谐,可见作者在幼年对事物已具有准确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概括表现技巧。

猜你喜欢

  • 风骚要试

    徐衍撰。见《风骚要式》条。

  •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卢纶诗集传世的,有明人虞山张本渊藏《卢户部诗集》十卷手抄本、明正德间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卢户部诗集》六卷本、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刻三卷本《卢纶诗

  • 金马门

    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汉时文人东方朔、主父偃等都曾待诏金马门。后因以“金马门”指朝廷。亦指文人入仕。刘禹锡《韩十八侍御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介绍】:杨炯《从军行》诗句。一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表达了投笔从戎的书生意气和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传达出初唐文人的共同心声。情辞慷慨,笔力雄健。

  • 裴元

    【介绍】:当为裴次元之误。《全唐诗》存省试诗《律中应钟》1首,又作裴次元诗。

  • 赵惠宗

    【生卒】:?~755?【介绍】:峡州宜都(今湖北枝城)人。道士。通晓九天仙箓、三洞秘法。后居郭道山。天宝末归峡州,诵《度人经》自焚而卒。《全唐诗》存诗2首。

  • 徯帝情

    徯,期待。《书·仲虺之诰》:“徯予后,后来其苏。”谓等待我们的君主,君主来后我们可以得到苏息安定。后以“徯帝情”作为人们期盼惠政之典。钱起《送蒋尚书居守东都》:“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

  • 凫茨

    即荸荠。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

  • 九成宫

    故址在陕西省麟游县城西。本为隋开皇十三年(593)至十五年营造的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官寺。永徽二年(651)改名万寿宫,后又恢复旧名。唐太宗、高宗常来此避暑,

  • 李嘉祐

    【介绍】: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一说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人,误。排行二。约生于开元前期。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授秘书正字。至德、乾元中,为鄱阳令。约上元元年(760)徙江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