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介绍】:

李贺作。仁和里,洛阳城内街坊名。李贺进京应试,因父名“晋肃”之晋和“进士”之进同音,排挤者诬以“犯讳”而未能应试,愤然而归。元和四年(809)十月他再度去京,路过洛阳,和新任陆浑县尉皇甫湜叙别时,写下了这首基调苍凉的抒情诗。皇甫湜是较早赏识和提掖李贺的人,如今却只做了个县尉,贺便失去了被援引升迁之机,再加上自己贫困缠身,更感到前途渺茫,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万分。诗中对阻拦自己仕进的“瘈犬”,对“草草”选拔人才的试官都表示了极为憎恶的感情,表明作者对压抑人才的腐恶势力和黑暗政治都有着较为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猜你喜欢

  • 李穆

    【介绍】:刘长卿之婿。建中元年(780)曾至随州访长卿,并有唱和。建中、贞元中居于扬州。生平余事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2首。

  • 子都

    指西汉霍光家奴冯子都。冯子都受霍光信任,霍光死后,霍光妻与子都通奸。事见《汉书·霍光传》。后因以“子都”代指不合适的配偶。顾况《瑶草春》:“执心轻子都,信节冠秋胡。”

  • 裴颁谈薮

    裴頠,晋河东人。官至尚书左仆射。裴颁博学而健谈,谈论时能广征博引,无人能胜,时称“为言谈之林薮”。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李瀚《蒙求》:“张凭理窟,裴颇谈薮。”

  • 任氏

    【介绍】:五代蜀尚书侯继图之妻。婚前居绵州(今四川绵阳),于桐叶上书相思之诗。继图读书成都大慈寺,得之。数年后两人成婚。《全唐诗》存诗1首。

  •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诗句。搅阵,指冲锋陷阵;借,帮助。谓将来一定会驰骋疆场,协助将军建功立业。

  • 李杜论集

    郑文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为赵逵夫主编“诗赋研究丛书”之一种。16.4万字。该书收入作者有关李白、杜甫的论文17篇,其中论李的12篇,论杜的5篇。附录2篇:《略论唐代前期唐蕃关系及高

  • 无了

    【介绍】:中唐时僧人。莆田(今属福建)人。俗姓沈。七岁出家,后谒马祖得法。因住泉州龟洋山,世称龟洋和尚。昭宗时卒,谥真寂大师。《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李白家世之谜

    张书城著。1994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入24篇关于李白家世的系列论文,认为李白是西汉李广、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的后裔。是李广的二十九代孙或二十五代孙。认为“隋末多难”是隋炀帝在大业十一年诛

  •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介绍】: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十一诗句。四句写恋人情貌相悦的深情。芙蓉,即荷花。婵娟,美好貌。冰玉清迥,高洁貌。

  • 鲍溶

    【介绍】:唐代诗人。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初隐居江南山中,与李益交谊甚深。贞元末至元和初,游长安和太原。元和四年(809)进士及第。九年(814)前后,居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幕。十四年(819),佐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