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正反;前后。包融《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②犹四面八方。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介绍】:李群玉作。旧称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此时寒梅正开。此病中咏梅。其中“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二句,颇为明清人所推重,誉之谓“真奇句也”,“大有神采,足为梅花吐气。”
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1月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与《杨炯集》合刊。此本以《四部丛刊》影印张燮所编《幽忧子集》为底本,并参校各本。为便于查阅,改名为《卢照邻集》。底本附录,一仍
见“博望侯”。
【介绍】:唐代小说家。翱,一作翰。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时人。开成五年(840)在襄州檀溪编成传奇小说集《卓异记》一卷,据所闻见,杂载唐世“正人硕贤”言行、“奸雄之迹”及神仙鬼怪等,著录于《新唐书·艺
胶名。据晋张华《博物志》卷二载为汉武帝时西海国所献,能接续弓弦。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之四:“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见“葫芦格”。
即旸谷。卢照邻《七日登乐游古墓》:“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即缑氏山。常用作典故。①指仙界或修道之所。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叫缑山半夜钟。”②咏笙。卓英英《理笙》:“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③咏太子辞世。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
专车,占满一车。《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后因以“专车骨”为讨伐叛逆或咏大禹、越地之典。胡曾《咏史诗·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