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此诗当是元和十四年(819)三月,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途经三峡宿于巴东时作。艓,船名。前四,写远贬虽苦,但能举家同行亦为苦中之乐。后四,借景抒情,写路途艰难。曲调明快而感情深
【介绍】:开元二年(714)中直言极谏科。历任县尉、监察御史、户部郎中、中书舍人、莫州刺史、广州都督、太子右庶子等职。与张九龄深相契。工书能诗。《全唐诗》存诗1首。
地名。又称沔口、汉口、鲁口。指汉水(古称夏水)注入长江处。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介绍】:陆龟蒙《白莲》诗句。上句又作“无情有恨何人觉”,这两句诗写白莲因色白而无人欣赏,在月明风清的秋晨,白莲含着无限怨恨将要凋落的时候,依然没有人觉察它动人的情态,也无人知晓它生命将逝。诗人以白莲
【介绍】:刘眘虚逸句。二句以春水喻梦、又以梦长喻思念故乡之情,层层写尽羁旅之愁。比喻清新形象,意境缠绵深婉。殷璠评之为“方外之言”。(《河岳英灵集》)
【介绍】:李贺作。张大彻,即张彻,大是排行。元和九年(814)秋,贺从家乡来潞州投奔朋友张彻,这时彻初任潞州节度使的属官,设宴招待,饮宴中向贺索诗,贺即写此诗相赠。诗中对彻之相貌、才华予以赞扬,并说他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余。”《唐会要》卷六三:“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八日,以道士尹惜为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兼知史馆事。”据此知尹谏议山池在长安(即今陕西
三国魏人胡质,寿阳人,官至荆州刺史,其子威,字伯虎,仕晋为青州刺史。二人俱以清白廉洁著名当时。见《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后因以“胡家清白”作称美父子为官清廉之典。皇甫冉《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荀氏
战国时齐孟尝君门客冯谖因自觉不受重视,弹铗歌曰“食无鱼”。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歌鱼”为咏叹不被重用之典。杜牧《寄浙西李判官》:“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指发愤努力,进取用世之志。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参见“祖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