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德潜

沈德潜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生卒】:1673——1769

字碻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供职南书房。加衔礼部尚书、太子太傅。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诗法吴江叶燮,自成宗派。曾参与校《御制诗集》。著有《归愚集》、《国朝诗别裁集》,被誉为与高启王士祯齐名。又有《西湖志纂》。乾隆十四年(1749)离休,二十年后卒。谥文悫。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生卒】:1673——1769

字碻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供职南书房。加衔礼部尚书、太子太傅。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诗法吴江叶燮,自成宗派。曾参与校《御制诗集》。著有《归愚集》、《国朝诗别裁集》,被誉为与高启王士祯齐名。又有《西湖志纂》。乾隆十四年(1749)离休,二十年后卒。谥文悫。


【生卒】:1673—1769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猜你喜欢

  • 毕赞

    【介绍】:宋潭州长沙人。仕郡为引赞吏。性至孝,父母皆年八十余。转运使表其事,诏赞解职终养。

  • 杨徽之

    【生卒】:921——1000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周显德进士。乾德时,为天兴令,府帅侍以宾礼。迁左拾遗、右补阙,权判刑部。改判集贤院,充开封府判官。咸平初,加礼部侍郎。次年,以老疾求解近职

  • 邹澍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润安,晚号闰安。有孝行。家贫积学,以医为业。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通天文、地理,兼工诗古文。所著医学书有《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等。

  • 宋杲

    【介绍】:东汉扶风人,字仲乙。性轻悍,喜与人报仇,受郭泰训戒而悔改。后辟公府,迁侍御史、并州刺史。

  • 陈与郊

    【生卒】:1544—1611【介绍】:明浙江海宁人,字广野,号玉阳仙史,又号禺阳、高漫卿、隅园、任诞轩等。万历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乐府,著作甚富。有传奇《灵宝刀》和杂剧《昭君出塞》,及《檀

  • 唐宪宗

    【生卒】:778-820即李纯。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顺宗子。805年受禅即位。在位期间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先后任用力主削藩的李吉甫、裴度等人,并利用藩镇间的矛盾,相继平定刘辟、李錡、吴元济等

  • 王葆

    【生卒】:1098—1167【介绍】:宋平江府昆山人,字彦光。弱冠通诸经。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改元,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为宜兴令,简条教,立纲纪,专意息民。累迁司封员外郎,兼权考功。时秦桧专

  • 沈庆之

    【生卒】:386—465【介绍】: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弘先。不识字,少以勇闻,有谋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间,参与镇压江沔蛮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内部叛乱。历任建威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北大将军、侍中、太

  • 李贤

    【生卒】:502—569【介绍】:北周陇西成纪人,家于高平,字贤和。魏孝庄帝永安末,万俟丑奴起事,为尔朱天光所破,其部万俟道洛据原州,贤计退之。尔朱天光至,以贤为原州主簿。累迁高平令。后随宇文泰,从宇

  • 高力士

    【生卒】:684-762本姓冯,内官高延福养子,故改姓,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圣历初入宫。开元时知内侍省事,四方奏事文表均先过目,多自决小事,权力极大,当时将相多出其门下。肃宗为太子,以兄礼事之。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