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震

杨震

【生卒】:1083——1126

字子发,代州崞(今山西代县)人。以善骑射闻,为安边巡检。从折可存镇压方腊起义,击败义军,擒其将领吕师囊。改知麟州建宁砦。靖康元年(1126),太原陷,契丹将小鞠#驱幽蓟降卒与西夏兵,进围建宁砦,震守砦拒降,矢尽力乏,与其子居中等战死。建炎中,赠武经郎,谥恭毅。


【生卒】:?-124

字伯起,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官宦世家。少从太常桓郁受业《欧阳尚书》,精通经学,被诸儒称为“关西孔子”。年五十始仕州郡,后举茂才,安帝时历官太仆、司徒、太尉等。持身清俭,曾有故人夜赠金,并称无人知道,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不肯接受。在朝屡上书切谏,被中常侍樊丰迫害致死。享年七十余。(七,)


【生卒】:1083—1126

【介绍】:

宋代州崞县人,字子发。以弓马绝伦为安边巡检。河东军征臧底河,敌据山为城,震率壮士拔剑先登,建功第一。后从折可存镇压方腊,出奇计俘获义军首领吕师囊。还知麟州建宁寨。钦宗靖康初夏人围建宁,拒守力战而殁。谥恭毅。


【生卒】:?—124

【介绍】:

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起。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时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年五十始举茂才,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遗震,谓暮夜无知者。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作答而拒收。安帝延光二年为太尉,时帝乳母王圣与宦官樊丰等贪横骄侈,震屡上疏切谏,为樊丰所诬,免官,自杀。


【生卒】:?-124

字伯起,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官宦世家。少从太常桓郁受业《欧阳尚书》,精通经学,被诸儒称为“关西孔子”。年五十始仕州郡,后举茂才,安帝时历官太仆、司徒、太尉等。持身清俭,曾有故人夜赠金,并称无人知道,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不肯接受。在朝屡上书切谏,被中常侍樊丰迫害致死。享年七十余。(七,)


【生卒】:?—124

【介绍】:

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起。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时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年五十始举茂才,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遗震,谓暮夜无知者。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作答而拒收。安帝延光二年为太尉,时帝乳母王圣与宦官樊丰等贪横骄侈,震屡上疏切谏,为樊丰所诬,免官,自杀。


猜你喜欢

  • 元庆智

    法寿子。历著作佐郎、太尉主簿。性贪,事无大小,得钱方为书判。不拘钱数,有钱便取。府中视为“十钱主簿”。(,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宗室。阳平王拓跋熙玄孙。善文牍,初为著作佐郎,累迁至太尉主簿。性贪

  • 丘景宾

    南朝齐吴兴(今属浙江)人,字彦先,以节义知名。父亡,遗有僮仆数十人及宅宇产畜,悉推让与兄,兄给斋屋三间,亦不肯受。官至奉朝请卒。

  • 段希尧

    【生卒】:878—956【介绍】:五代时河内人,一作泽州晋城人。少有器局,累历州县。石敬瑭镇太原,辟为从事,及举兵,希尧极力阻之,敬瑭以其纯朴,弗咎。后晋时历怀州、棣州刺史,户部、兵部侍郎。后汉时,迁

  • 慕容晖

    契弟。位至新平太守。宣武帝景明中,以勤政爱民受巡察大使于忠奖赏。【介绍】:宋阳羡人。嗜酒好吟,不务进取。尝从苏轼游。家有双楠,轩耸如盖,自号双楠居士。

  • 任思谦

    【介绍】:清江苏吴江人,字纯仁。诸生。乾隆十四年诏举经学,以侍养力辞。受业于陆陇其弟子张汉瞻,笃志理学。有《易要》。卒年八十四。

  • 邓文原

    【生卒】:1257——1328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十五岁,精《春秋》。大德五年(1301)为应奉翰林文字。至大元年(1308)预修《成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任江南浙西道肃政

  • 田敬宣

    本名鹏,蛮族。北齐宦官。好读书,位至开府。后主奔青州,令其视北周军动静,被俘拒降而死。(,参见《北史》)【生卒】:?—576【介绍】:北齐宦官,字鹏。年十四五,好读书,每至文林馆,问书外无暇他语。颜之

  • 罗聘

    【生卒】:1733——1799字两峰。江苏江都(今扬州)人。擅长诗,又从金农学画,为高足弟子。山水、人物、花鸟皆工,多摹临佛像,画《鬼趣图》,自号花之寺僧。清贫,好游历。曾收辑金农杂文为集。【生卒】:

  • 耶律拔里得

    字孩邻,太祖弟剌葛子。会同七年(944),讨石重贵,克德州,擒刺史师居璠等二十七人。九年,再举兵,降杜重威,多立战功。太宗入汴,授安国军节度使,总领河北道事。大军还,州郡叛,不能守,撤军。世宗即位,迁

  • 苻生

    【生卒】:334-357字长生,苻健子。骁勇强悍,膂力绝人。苻健末,立为太子。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继父嗣立。荒于酒色,任用奸佞之人,乱杀大臣,引起所属羌族的叛离。晋穆帝升平元年(357),被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