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生卒】:?——1786字昭和。顺天宛平(今北京)人。官福建凤山县典史。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事,攻凤山,被杀。
字安宝。武川(今属内蒙)镇军人。随高欢,位至尚书右仆射、大行台、节度诸军事。驻军彭城,待下残酷,士卒离心,被当地人杀死。(,参见《北史》)【生卒】:?—约534【介绍】:北魏末中山上曲阳人,字宝安。孝
【介绍】:明嘉靖中人,寄居玉山县黄谷山观中,自称张落魄,饮酒数斗不醉,出入神秘莫测。
【介绍】:元平江路人,字师言。号碧山。举教官,由长洲、昆山儒学教谕,历从政郎,以瑞安州判官致仕。生平笃志义理之学,以文名于时。有《碧山类稿》等。
字思道,开化(今属浙江)人。名士。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湖南副使。曾谏武宗南巡,受杖责。后罢官归。【介绍】:明浙江开化人,字思道。正德三年进士。授昆山知县,请免民间积欠田赋。迁刑部主
【介绍】:东汉汝南南顿人,字世叔。少聪明,自幼至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举茂才,桓帝时为武陵太守、司隶校尉。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及党事起,慨然以疾自退。诸公多荐举,会病卒。
字春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由蒲圻知县升御史。多弹劾。曾偕同官抗疏谏三王并封。因论杨应宿、高攀龙事,被斥为民。不久卒。熹宗时,赠光禄少卿。【介绍】:明浙江秀水人,字春阳。
【介绍】:宋泉州晋江人,字春伯。以荫知新昌,有惠政。曾祖王秉尝立义斋,延师教学,后废。沂之遗命子起震继其志,辟学堂于家之南,并捐学田三百余亩以赡师生。
【生卒】:501-549前燕王室后裔。与尔朱荣有中表亲。尔朱荣执魏政,封侯爵,任并州刺史。后随尔朱兆,劝兆不可依重高欢,兆不听。兆死,率兆余部降高欢。欢引其参预军谋。东魏时,以军功为御史中尉,徐州刺史
【生卒】:1195—1246【介绍】:宋绛州人,徙随州枣阳,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孟宗政子。随父击败金兵于枣阳,以功补进勇副尉。父死,统其所属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理宗绍定六年,与蒙古军合围金哀宗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