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傅奕

傅奕

【生卒】:555-639

相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通晓天文历数。初仕隋,入唐为太史丞,后迁太史令。进《漏刻新法》,行于时。又注《老子》,撰《老子音义》。曾多次上谏禁除佛教,并将魏、晋以来斥佛言论编集成《高识传》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猜你喜欢

  • 周齐曾

    字思沂,号唯一。浙江鄞县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官广东顺德知县,改社仓为义田。明亡,逃隐剡源,尽去其发为发冢,自称无发居士。清苦自立,与余增远类似。【生卒】:1603—1671【介绍】:明末清

  • 孙兰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江都人,一名御寇,字兹九,号柳庭。明诸生。清顺治初,从汤若望学西洋天算之学,谓天象与人事无关,水旱地震亦纯属自然现象。又论黄淮问题,谓唯二者分流,方可除害。工诗,善画。所撰有《舆

  • 张敦仁

    【生卒】:1754——1834字古愚。山西阳城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江西高安、庐陵知县,署江西九江、抚州、南安、吉安、南昌,江苏松江、苏州、江宁诸知府,善理讼案。措置龙泉天地会滋事,升云南盐法道。道光

  • 舒赫德

    【生卒】:1710——1777字伯容。姓舒穆鲁。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之孙。初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历官户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武英殿大学士。乾隆中,先后参赞筹办大学士傅恒军务,征讨金川;参赞将

  • 萧子廉

    【生卒】:?-493字景蔼,萧嶷世子。历淮陵太守、太子中舍人、前军将军。永明十一年卒,谥哀世子。(,参见《南史》)【生卒】:?—493【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景蔼。萧嶷长子。封永新侯。武帝永明七年

  • 章元振

    【介绍】:宋建州崇安人,字时举。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任宁乡、长沙、休宁县令。方腊起事,督兵据险捍御。移知泰宁县,后擢知潮州、肇庆府,皆有治绩。高宗绍兴中迁谏议大夫、提举广南东路常平茶事兼东西路盐事。与

  • 尉迟安

    纲第三子。为嫡子。北周末,位至柱国。入隋,位至左卫大将军。(,参见《北史》)

  • 郑敷教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士敬,号桐庵。明崇祯三年举人。与杨廷枢齐名。入清后隐居教授。卒后私谥贞献。有《周易广义》。

  • 楚怀王

    【生卒】:?—前296名槐。威王子。前329年即位。同年,魏乘楚丧,举兵伐楚,取陉山。前323年,使昭阳攻魏,败魏于襄陵,取八邑。前318年,苏秦约纵东方六国共攻秦,他被推为合纵长,兵至函谷关而败退。

  • 孔广居

    【介绍】:清江苏江阴人。能诗文,通《说文解字》,工刻石,以刻石为生。浙东西艺苑家称瑶山先生。有《说文疑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