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南夷

西南夷

汉代对巴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范围包括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族属与氐羌、濮、越等族群有渊源关系。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其中夜郎、滇、邛都,皆有邑聚,从事农耕,民皆椎发;嶲、昆明,其民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徙、筰都、冉駹则农牧兼营。《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百数”,互不统属。战国时,楚将※庄��经夜郎入滇,威定滇池地区,始与西南诸民族相通。秦有常頞略通五尺道,始置吏。西汉初,开蜀故徼(犹北方之塞),巴蜀商贾与之交易。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汉遣唐蒙出使夜郎,说服夜郎附汉,始置吏,通道路及。以夜郎一部分地区置犍为郡。继命司马相如出使邛与筰,以其地置1都尉、10余县,属蜀郡。元狩元年(前122),复命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商讨通身毒(今印度),未能通。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置牂柯郡。夜郎入朝献贡,封夜郎王,授王印。及汉破南越,诛且兰、邛君,杀筰侯,西南夷皆争求内附,汉以邛都为越嶲郡,筰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汶山郡,白马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109),汉发巴蜀兵灭滇之劳参(又作深)、靡莫,滇王举国降,以其地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始元元年(前86),益州之廉头、姑缯民众举兵,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24邑,3万余众皆反。三年,姑缯、叶榆复起兵,杀益州太守。河平(前28一前25年)中,夜郎王※兴与鉤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争战,汉使调解,无效。牂柯太守陈立杀兴,夜郎国亡,乃止。王莽时,改汉制,贬杀鉤町王,致使西南夷纷起反抗,官军不能制。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昆明等诸族反,杀长吏。武威将军刘尚率军渡泸水入益州。二十一年(公元45年),诸部悉平。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置永昌郡。其后常用“”泛称西南诸夷。其地今有彝、苗、仡佬、布依、羌、白等民族居住,多从事农耕并兼畜牧。

猜你喜欢

  • 张云鹏

    明朝官员。字天翼。白族。云南大理府(今大理市)喜洲上洪坪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授大理寺评事。为官清正,执法严明,对横行霸道的宦党也“如法判拟,不少假借”,故触怒宦官刘瑾,被贬为湖广宁远县丞

  • 怀朗曼凹

    傣语音译,又称“都龙诰”。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掌管行政、财政、税收的官员。为※召片领之下的四大怀朗(官员)之一。与各勐※召勐的※波朗共同组成议事庭,是议事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

  • 突举部

    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突举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集解部发展而来)。时由航斡统领。原与兄塔里古同驻,领3营,整顿后,分领1营

  • 阿沙

    ①元朝官员,唐兀人。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人,本西夏肃州望族举立沙子,夏末以城献成吉思汗,并随军征讨,以父功授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宪宗时赐虎符,世祖升昭武大将军,迁甘肃等处宣慰使,并统领唐兀军。中统二年

  • 精绝

    西域古国名。王治精绝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80,口3300余,兵500。国王之下设都尉、左右将、译长各1人。居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汉曾于其地置※司禾府

  • 神玺

    北凉段业年号。397—399年,凡3年。

  • 零陵香

    又有苓香草、黄零草、蕙草等不同名称。多年生草本,属紫苏科,有浓郁的香气。盛产于“瑶洞及静江、融州、象州”,静江旧属零陵郡,故称。可作香料和药用,很早就有汉商进入瑶山等地贩运,“金秀好苓香”远近闻名,一

  • 麻丹毕

    参见“托高会”(752页)。

  • 古墓沟墓葬

    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以东70公里孔雀河北岸小沙丘上。1979年开始发掘。沙穴、木质葬具,单人土葬。出土有石器、木器、草编器、毛织物及装饰品。因气候干燥,部份尸体尚未朽,其中即有闻名于世的楼兰女尸。系古

  • 汉巧

    汉代西域诸族对中国内地冶炼、铸造生产技艺的美称。《汉书·陈汤传》谓: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汉巧的传入,有助于西域与内地生产技术的交流和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