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玉

蓝玉

?—1939

明初将领。安徽定远人。回族。明大将常遇春妻弟。初隶常遇春帐下,以作战勇敢,累立战功,擢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从傅友德、汤和伐蜀,克绵州(今绵阳),夏主明升(明玉珍之子)降。五年,随徐达攻北元将扩廓帖木儿,大败其兵於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越两年,再领兵北征,拔兴和路(治今张北),擒北元国公帖里宠赤等59人。十一年(1378)秋,同沐英兵出甘肃,征“西番”。师还,封永昌侯,予世券。十四年(1381),拜左副将军,随傅友德率师30万征云南。次年克大理,以功加禄500石,女被册封为蜀王妃。二十年(1387),复从冯胜击元军纳哈出,破庆州(治今辽宁巴林右旗之白塔子)、抵金山,降纳哈出。寻冯胜受告违法被夺职,受命为总兵官,拜大将军,移屯蓟州(今河北蓟县)。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扰边塞,奉命率师15万往征,元主遁去,俘其次子地保奴及官民7万余众。继破哈剌章营,晋凉国公。后数年,奉命平定贵州施南、忠建2宣抚司及都匀安抚司散毛诸洞。二十四年(1391),统甘肃兰州、庄浪等7卫兵,略西番罕东之地,平四川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晚年,自持有功,恣行不法,多蓄庄奴,假子数千强占民田,渔肉百姓。二十六年(1393),以谋反罪,为朱元璋所杀,坐死者1. 5万人,史称“蓝狱”。

猜你喜欢

  • 镇康土知府

    傣族土司。西汉为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蜀汉、西晋为永寿县地,仍属永昌郡。唐南诏、宋大理属永昌府。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至元十三年(1276)立镇康路军总管府,领三甸。明洪武十五年(138

  • 布智儿

    蒙古国将领。又译卜只儿、不只儿、不察阑。塔塔儿氏。纽儿杰子。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任扯儿必(侍从官),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元太祖十四年(1219),

  • 迺令思聪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桓宗(1193—1206)时官居殿前太尉。天庆五年(1198),受遣与枢密直学士杨德先赴金朝谢横赐。十二年(1205)九月,复与知中兴府通判刘俊德赴金朝谢横赐。

  • 依连陶勒神像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供奉的神像。最初供奉在大帐内,后来改供奉在小帐内。据说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力士别里古台的画像。1978年民工筑路时在依连陶勒盖地下3米处发现一椭圆形约半间房大的墓室,室内土台上放着一具头

  • 和连

    东汉时鲜卑首领。※檀石槐之子。汉灵帝光和(178—184)中,父死,代立。才力不及其父,因贪淫并断法不平,部众多有叛离者。后出攻北地(治今宁夏吴忠县西南黄河东岸),被射死。

  • 斜鲁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大而峻”之意,是描绘山的形容词。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世宗子完颜斜鲁,封越王。

  • 朱古

    藏语“Sprul pavi sku”(朱贝古)的译称,意为“化身”,又译作“活佛”。此名唐吐蕃时已有,但仅系对赞普神化的誉称。元初西藏噶玛噶举派开始实行“化身”转世继承制,即推选一幼子为前辈上师的继承

  • 满冠正

    见“蒙古勒津”(2336页)。

  • 俱足

    西夏职官上品封号。西夏语音“我勒”。西夏《官阶封号表》中与大国王同级,在皇太子位下,有“文武法竟孝种能恭敬东南姓官上天柱”称号。仁宗时期帝师波罗显胜有此号。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龟兹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丘兹、屈支、屈茨、鸠兹等。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县境)。其王白姓。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6900余,口80000余,兵2100余。国王之下设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