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坚

苻坚

338—385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7—385年在位。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弟※苻雄之次子。初继父爵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与兄苻法等袭杀苻生,自立。去皇帝号,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即位后,着手革除暴政,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汉族士人王猛等,抑制豪强,强化王权;鼓励农耕,教民以区种之法,兴修关中水利,以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信用汉族士人委以重任,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封建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对各族实行“服而赦之”的方针,凡自动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基本采取优容政策,收容匈奴刘卫辰部入居塞内,结好乌丸、鲜卑诸部,招徕西域、西南、东北诸族遣使朝贡。10余年后,秦国趋于稳定,生产有所发展,为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建元六年(370),灭前燕。翌年初,徙关东豪杰及杂夷10万户于关中,处乌桓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渑池。又败仇池氐杨氏,收陇西鲜卑乞伏司繁。封吐谷浑辟奚为安边将军、漒川侯。九年(373),取东晋梁、益2州,收服邛笮、夜郎等西南诸夷。十二年(376),攻姑臧,灭前凉,徙其豪右7千余户于关中。同年,乘鲜卑拓跋氏衰乱,击灭代国,并降服西障氐、羌8万3千余落。十六年(380),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氐15万户予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以加强对各族的控制,但也削弱了氐秦在关中的势力。十八年(382),命吕光出兵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其境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括襄阳,北尽沙漠。东北的新罗、肃慎,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阗等,均遣使献方物。因连年用兵,人民负担加重,也加深了境内的各种矛盾。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而消灭东晋,“混一六合”。十九年(383),亲统大军进攻东晋,于淝水为晋军所败,身中流矢,单骑遁还淮北。后收拾溃兵,至洛阳集有10万人,返归长安,势遂衰。各族首领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冲、姚苌等均乘机反秦自立。二十一年(385)五月,长安遭西燕慕容冲攻击,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后被后秦姚苌俘获,缢死于新平(今陕西彬县)佛寺中。谥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贵阳教案

    见“青岩教案”(1281页)。

  • 卜剌罕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尔堪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与密陈卫同时设立。在今嫩江支流的绰尔河流域。天顺五年(1461),其首领与朵颜使臣来朝时,始赏给印信。成化二个(1466)九月,使

  • 李始

    ?—338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伯敬。其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为巴人。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庶长子。晋永宁元年(301),父被六郡流民推为主

  • 刘乞归

    北魏大臣。匈奴独孤部人。北魏定州刺史※刘罗辰曾孙。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中,任中散大夫。献文帝(465—471年在位)末,为主客尚书。孝文帝(471—499年在位),署东雍州刺史,赐爵永安侯

  • 达赉

    ①(?—1638)后金将领。蒙古族。阿噜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其父昆都伦岱青始号所部为阿噜科尔沁部。天聪四年(1630),为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投附后金。五年

  • 卜怜吉歹

    元朝大臣。又译卜怜吉带(台)、不怜吉歹(带、台)等。蒙古兀良哈氏。中书左丞相※阿术之子。初任宿卫,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父卒,以勋臣子袭领父军。二十年,与史弼统军镇压建宁黄华起义。二十七年,镇压

  • 炮甲

    清代八旗内司炮之兵。①内火器营炮甲:康熙三十年(1691),于京城设※火器营,从八旗满洲、蒙古各佐领内选取炮甲一名,约880余兵。初定每年演炮8个月,每月6次。乾隆(1736—1795)间规定,每年秋

  • 蒲寿晟

    宋元时回族商人、诗者。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父蒲开宗移家泉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梅州。为人俭约,于民毫无所取。以两瓶井水放在案上,激励自己要象清水一样清廉。州进士杨圭赞其“曾氏井泉千古列

  • 段素真

    ? —1039?宋代云南大理国第九世国王。一作段素贞。白族。大理人。※段素廉孙,※段素隆侄,阿统子(《云南志略》则云其为素廉子)。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一作天禧五年,1021),祖父卒,父已先死(

  • 土生番客

    回回番客在中国安家落户后所生子女的称谓。蕃衍五世者亦称“五世番客”。参见“回回番客”(7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