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第斯呼图克·阿格旺桑吉甲木苏

第斯呼图克·阿格旺桑吉甲木苏

(1871—1944) 阿拉善旗广宗寺(南寺)第五世喇嘛坦。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父兄均为旗中显爵王公。年轻时到过西藏,通晓藏文。曾受学于西藏学者华锐格西。博通佛教经典,谙知大小五明,清廷授予“迭斯尔德呼图克图”号,达赖、班禅赠予“阿日鲁克桑班第达额尔德尼诺门罕”号,深得喇嘛及王公贵族推重。1907年,阿格旺旦曾佳木素在广宗寺坐床后,拜其为传经师。1928年冬,“小三爷”事件平息后,接受札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里扎勒委托,代掌旗务数年。一生著述甚多,有文集8帙。其中刻版刊印的有噶、喀、嘎、短版4帙,手抄文集2帙,零散著述及写给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书信等2帙。

猜你喜欢

  • 武陵郡

    古郡名。西汉高祖(前206—前195在位),置,治所在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王莽时称建平。属荆州,辖县十三。为※武陵蛮聚居地。新朝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武陵蛮曾在

  • 喝盏

    古代蒙古贵族饮宴习俗。源于金朝女真族旧礼。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此俗,据《新元史·乞失里黑传》载:“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此为蒙古宫廷饮宴设司礼官之始。《道园学古录

  • 哲合林耶

    见“哲赫林耶”(1859页)。

  • 吃走路糖

    旧时布依族传统婚俗。亦称“开口亲”。流行于贵州罗甸、册亨等地。青年男女通过※“囊俏”择配或由父母包办,都要经过媒人从中撮合,始能缔结婚姻。媒人第一次去提亲,须携带1斤米酒、1—2斤糖作为礼品送给女方。

  • 吐护真

    见“贺真城”(1778页)。

  • 会社制度

    清代在甘肃河州(今临夏)回、东乡、撒拉等民族聚居区推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清廷为了有效制止河州地区各族穆斯林的反抗斗争,加强统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改明时“里甲制”为“会社制”。每会辖20到3

  • 龛福

    即“函普”(1560页)。

  • 大圣燕帝

    见“史思明”(566页)、 “史朝义”(567页)。

  • 登里罗没密施颉翳德密施毗伽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

  • 三掌教制

    伊斯兰教宗教管理制度。相传始于南宋或元明。实为唐宋时期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之二掌教制发展而来。在宗教内部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三掌教即:讲解经文和领拜的伊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