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杰

杨杰

1889—1949

近代军事学家。又名漱石,字耿光。云南大理人。母白族,父汉族。自幼喜好兵书,稍长即钻研《孙子兵法》,立志从戎。清末入敷文书院,后至昆明,入云南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北洋保定武备学堂。后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学,参加同盟会。1913年回云南,加入督军唐继尧部。1916年参加唐继尧、蔡锷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不久,再次东渡日本学军事,毕业于陆军大学。1924年归国。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师长。后历任第六军军长程潜的总参议、暂编第六军军长、第十八军军长、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校长。1931年任总司令部参谋长。1933年去欧洲考察军事。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代理总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出任驻苏大使,其军事学受到斯大林器重,被世界军事学界誉为“战略专家”。后被蒋介石召回,闲居于重庆海棠溪。1945年与谭平山等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解放战争时期,回到昆明,从事实业,思想倾向进步,参加反蒋反内战的民主爱国活动。1948年当选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6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秘密北上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9月19日途经香港时,被蒋介石军统特务暗杀。主要军事著作有《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苏联的国防政策》等。

猜你喜欢

  • 达让

    僜语音译。※僜人达让支系的自称。讲达让话。约占僜人总人口的40%。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支流杜莱河及格多河流域。主要由世居当地的土著居民“卡登卡拉和明末清初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

  • 公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 北丁零

    丁零之一部。三国时,丁零除一部分西迁和南移外,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以南、匈奴以北,仍有丁零居住,史称为北丁零,而称康居以北丁零为西丁零。参见“丁零”(13页)。

  • 天都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天都山(今宁夏海原县西)。备御宋泾原。

  • 纳龙达

    傣语音译。“纳”意为“田”,“龙达”意为“下面的眼睛”。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之管家一类的人员。负责为领主催收粮课,到官田监督农奴代耕。领主划给一定数量土地——“龙达田”,作为在职期间的薪俸。

  • 噶哈河卫

    见“葛可河卫”(2184页)。

  • 杨景言

    见“杨景贤”(977页)。

  • 岳希长官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城西南。其长官坤姓。正德八年(1513),长官使坤卜文子与静州长官司联合叛乱被杀。由其弟坤元袭职。天启间(1621—162

  • 舐碱鹿

    亦作舔咸鹿,又名呼鹿,或哨鹿。契丹民族一种猎鹿方法。契丹皇帝嗜猎,※秋捺钵以射鹿及虎为主。鹿性嗜咸,遂洒盐于地,并吹鹿哨以诱。“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

  • 苏拉赫词典补稿

    书名。贾玛尔·卡尔希编撰。为对波斯文《苏拉赫词典》之增补。《苏拉赫词典》系作者根据朱哈里的阿拉伯文词典《语言之冠与阿拉伯文之美》于1282年编译而成。14世纪初年,作者又为该词典撰写了《补编》。其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