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昏钞

昏钞

元代专指破损之钞。又称烂钞。大都及诸路设交钞库(又称行用库)作为兑换机构,以昏钞易新钞(又称料钞),每贯纳工墨费30文。由库官监视司库辨验确系真钞,别无挑剜接补诈伪短少,即准予调换。凡贯百分明,微有破损者,并令行用,不得视为昏钞。成宗大德二年(1298),户部又制定25样昏钞倒换体例,具体规定何种准予倒换或不准倒换。所换昏钞在倒钞人当面加盖讫退印入库,每季各路令纳课正官解赴省部或行省烧钞库焚毁,由行省或廉访司官监烧。

猜你喜欢

  • 斛薛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斛萨。游牧于独洛河(今土拉河)北,南接多览葛,有胜兵万人(一作7千)。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次年,唐以其地置高阙州,隶燕然都护府。

  • 格布希

    1740—1810清代蒙古族文学家和翻译家。察哈尔部人。自幼在察罕乌林苏默(白山寺)当喇嘛。通蒙藏语文,学识渊博。一生从事翻译和著述工作。曾以藏文写成10卷本作品集,在寺内印刷出版。对民间史诗《格萨尔

  • 怒苏

    部分怒族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县,传说其先民从前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因纳西族和白族势力扩张,被迫迁至兰坪的澜沧江沿岸,最后又越过碧罗雪山在怒江流域定居。参见“怒族”(1774页)。

  • 李贽

    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本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字卓吾,又字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祖辈皆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历任教谕

  • 耶律狼德

    契丹遥辇氏联盟时期部落首领。名又作狠德。史载其“暴横益肆”(《辽史》卷75)。时因嫉大迭刺部夷离堇(军事首领)匀德实(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父)总揽兵马,主掌刑辟,操部落联盟实权,纠合部分部落贵族起兵争

  • 哈尔萨卫

    见“哈儿速卫”(1638页)、“哈失卫”(1632页)。

  • 大元可汗

    见“达延汗”(726页)。

  • 全庆

    ?—1882清朝大臣。字小汀。满洲正白旗人。叶赫那拉氏。尚书那清安之子。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历侍读学士、少詹事、詹事、大理寺卿。二十一年(1841),授头等侍卫,充古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色楞格河、土拉河。东至布尔噶勒台河接本部右翼右末次旗界,西至茂盖河山梁接赛音诺颜部中末旗界,南至达什尔岭北温都尔鄂博接本部左翼左后旗界,北至罕台山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七个半。会

  • 三执官

    唐代吐蕃职官名。简称“三执”,音译“岑松”。据《德乌佛教史》载,“三执官”例由达氏、娘波氏、垂特氏贵族分任,其职能是:达氏掌管帐篷业,娘波氏掌管铁业,垂特氏掌管禽类业。《贤者喜宴》仅载达氏掌帐篷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