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色仁波切

嘉色仁波切

青海郭隆寺(佑宁寺)创建者。全名嘉色屯月曲吉绛措。藏族。西藏达布地区人。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多成果,享有“佛子”——“嘉色”之称。明万历三十年(1602),奉四世达赖命,赴安多地区主持建寺。得到各地僧俗百姓全力资助。三十二年(1604)寺成,因寺在郭隆(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故名郭隆寺。举行神变祈愿大会,广扬佛教,所做仪轨均同西藏曲果杰寺一致。嘉色活佛世系传承多人,相继建寺13座、修道处13所。清雍正十年(1732),奉敕修复,赐名佑宁寺。该寺系青海著名大寺,名僧辈出,嘉木样协巴·恭却晋美旺波及土观曲吉尼玛·章嘉等大活佛均曾出任该寺住持(法台)。

猜你喜欢

  • 诺杂

    彝语音译。意为黑彝主子们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细荞麦面加工成饼子,解放前专供奴隶主食用。奴隶们只能以荞麦皮、野菜做成的※仆杂充饥。

  • 述律

    见“耶律璟”(1304页)。

  • 厄鲁特鸟枪

    准噶尔兵器。以铁为腔,长四尺余,制如内地鸟枪,手持施放。既用于战争,也供打猎和“护田”。因有较高准确性,向为喀尔喀蒙古人所惧。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内大臣奇塔特出使准噶尔时,噶尔丹曾以其4杆奉贡

  • 颜齐

    见“燕齐”(2545页)。

  • 哈尔噶斯

    ?—1754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西右翼后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茂济喇克之子。雍正元年(1723)拒从罗卜藏丹津反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为该旗第一任札萨克。

  • 上门郎

    壮、瑶等族婚俗。汉语称“入赘”。流行于广西各地,以边远山区为普遍,占当地结婚人数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与汉族“入赘”概念略有不同,汉族仅限于女家没有男儿,为延续后代,不得已才招郎入赘,入赘郎的地位低微,受

  • 南中八郡志

    书名。一说即《南中志》,诸书亦误作《南州八郡志》、《南征八郡志》、《南北8郡志》、《南中八部志》、《南中八郡记》、《南中八志》。今人多疑是书为《太平御览》卷924年中所引《南中八郡异物志》之省称。晋魏

  • 故且兰

    见“且兰县”(558页)。

  • 缚喝罗

    见“缚喝”(2416页)。

  • 搽里八万户

    详见“蔡巴万户”(2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