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济尔马台河、鄂尔浑河、翁金河。东至鄂尔浑河,南至布尔察克接军台,西至乌拉罕诺尔,北至济尔玛台。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附清。三十年,素泰伊勒登受封札萨克镇国公。雍正九年(1731)其孙阿努哩以迎清军击准噶尔,且供驿粮,晋固山贝子。阿努哩孙罗卜藏车璘,于乾隆二十年(1755)督理乌兰乌苏、乌鲁木齐驿务时,拒阿睦尔撒纳逆军劫驿,战死,褒晋贝勒,后嗣以此爵位继袭,掌管旗务。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济尔马台河、鄂尔浑河、翁金河。东至鄂尔浑河,南至布尔察克接军台,西至乌拉罕诺尔,北至济尔玛台。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附清。三十年,素泰伊勒登受封札萨克镇国公。雍正九年(1731)其孙阿努哩以迎清军击准噶尔,且供驿粮,晋固山贝子。阿努哩孙罗卜藏车璘,于乾隆二十年(1755)督理乌兰乌苏、乌鲁木齐驿务时,拒阿睦尔撒纳逆军劫驿,战死,褒晋贝勒,后嗣以此爵位继袭,掌管旗务。
见“耶律璟”(1304页)。
蒙古族食用的什锦粥。流行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其制法是将稀奶油倒入锅里烧开,加一定的水,待水烧开后,加适量酸奶、红糖、盐和米,以文火熬煮,煮好后加黄油搅拌即成什锦稠粥,味道鲜美可口。一般用来祭神、祭佛
?—952五代后汉将领。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弟。沙陀人,一说为吐谷浑人。曾冒姓闫,号闫昆仑。初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为军校,累迁至刺史,后唐、后晋之间,历磁、单、濮、棣4州。因坐受贿罪,流于房州。947年,闻
?—1516明代哈密回回都督。又译失伯颜答。初为都督佥事,自弘治七年(1494)始,与写亦虎仙共管哈密回回部众。正德元年(1506),奉忠顺王陕巴命至京贡马驼方物,署都督同知。曾暗通土鲁番。十一年(1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红铜山”。又称桑隆、丧惹、沙格里,桑里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桑日宗。1960年,改桑日县。经济以农为主,重要集镇有雪巴。明朝初年
参见“阐”(2105页)。
明代云南弥勒州(今弥勒县)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由于地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以屯田为名强占民田,致使“民不堪命”,于正德九年(1514),在彝族弥勒部首领阿忽领导下,十八寨(砦)彝民
①亦作“番社”。台湾高山族聚落称呼。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据《台湾始末偶记》载:“其番有生者、熟者,其聚族而居之所曰社。”《清一统志·台湾府》云:“聚居各社,如内地之村落”。有数十家为一社,也有百十家为一
?—1658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札库塔氏。世居噶哈社璧之鄂里噶山。塔克都第三子。初管牛录章京事,天命年间,每有征战,多受令统噶布什贤(前锋)探哨。授为噶布什贤章京。天聪六年(1632),从太宗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