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九松西著

九松西著

藏语音译。意为“一三四六”,表示藏历十三饶迥第四十六年铸造。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其正、背图案与※“九松西阿”相同。因掺铜过多,日久生弊,及西藏地方不产铜,从内地运入道路艰难,乾隆五十七年(1792)按福康安建议,一律用纹银制造。规格有三种:一种重1钱5分,6枚兑换白银1两;一种重1钱,9枚兑换白银1两;一种重5分,18枚兑换白银一两。1钱5分银币正面铸汉文“乾隆宝藏”四字,边廓星状纹间铸“五十八年”四字,中央仿制钱留一小方框,但不穿孔。背面印藏文译音“乾隆宝藏”,边廓印藏文“五十八年”。正反面文字均套以云状花纹。1钱和5分银币文字、花纹与1钱5分同。为保证新银币流通,改变兑换办法,在藏流通的尼泊尔新币,系纹银所制,与1钱5分新银币等价兑换。道光二十年(1840)英印卢比流入西藏后,重新开铸新“九松西著”,修改版面,新旧币并行。

猜你喜欢

  • 昔班尼王朝

    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 剌真

    见“纳陈”(1266页)。

  • 伯颜忽都

    1324—1365元顺帝皇后。蒙古弘吉剌氏。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后至元三年(1337),立为皇后。生皇子真金,2岁夭亡。性节俭,不妒忌,以礼法自持,严掌内宫事,深受顺帝敬重。

  • 高琳

    497—572西魏、北周将领。字季珉。先世为高句丽人。高氏。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初,任卫府都督。随军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最大,拜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 歇头仓

    又名真珠山、七宝山。西夏对宋朝产粮地的别称。地在葭芦(今陕西佳县境)、米脂(今陕西米脂县) 2城,里外有良田万顷,盛产禾粟。西夏曾占据这里,因有此称。

  • 桦皮诗篇

    古代蒙古抒情诗歌。作者及创作年代均不详。仅存以畏兀儿体蒙古文记在白桦皮上的3页残稿。1930年在伏尔加河东岸金帐汗国遣址发现。残稿中有一段描写一妇女送其被征服役之子至统治者处,母子互相倾诉情怀。母亲语

  • 索岱

    蒙古语音译。亦译索戴。意为福荫、洪福、伟大、神圣、威力等,与※索多意义相同,仅用于女姓。明代蒙古称成吉思汗为索多,称下嫁斡亦刺(瓦刺)的公主为索岱,故瓦刺贵族被称为索岱的后裔。瓦刺领主※脱欢欲夺取大汗

  • 宛邑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

  • 后赵太祖

    见“石虎”(445页)。

  • 俍官

    参见“俍人”(16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