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蕃官

蕃官

官制用语。宋朝,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任宋朝官职,称为蕃官。由枢密院与兵部掌管。有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左班殿直、右班殿直、閤门祗候、左右侍禁、内殿崇班、内殿承制、染院使、洛苑副使、东西头供奉官、内藏库副使、内藏库使、西京左藏库副使、团练使、团练副使、节度观察使、节度观察留后、知州、刺史、防御使、押蕃落使,检校司空、太傅、太保,检校太子宾客,太子左清道率府率、左右监门卫将军、右领军、左右千牛卫将军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武骑尉、郡公、郡王、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都虞候都巡检、巡检、正副军主、正副都军主、正副都指挥使、正副指挥使、都监、钤辖等名目。官、职、差遣、阶、勋、检校官、功臣号、食邑,皆依功劳大小、 族帐多少而授。 西夏亦置。 景宗元昊显道二年(1033)设文武班,其制多仿宋,命蕃(党项族)人、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的官职如宁令、谟宁令、丁卢、丁弩、素斋、祖儒、吕则、枢铭等,皆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 毅宗谅祚奲都六年 (1062)蕃官增昂聂、 昂星、谟固、阿泥、芭良、春约、鼎利、映吴、祝能、广东。此外尚有令能、庆唐等名号。

猜你喜欢

  • 苇荡营参将

    官名。清代江南河道总督所属有苇荡营,设参将,掌率兵采芦苇以供堤防等用。见《历代职官简释·苇荡营参将》。

  • 平南虎威将军

    将军名。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侵宋时置,位在龙骧将军下,掌领兵征战。事毕则免。见《金史·百官一》。

  • 北军狱

    诏狱名。西汉武帝时置,《汉书·刘向传》有“章交公车,人满北军”之语,注引如淳说:“《汉仪注》:中垒校尉主北军垒门内,尉一人主上书者狱。上章公车,有不如法者,以付北军尉,北军尉以法治之。”东汉废。

  • 奉宸供奉

    官名。唐置,见“控鹤府”。

  • 豪恶吏

    豪而恶的官吏,与“善吏”相对而言。《史记·酷吏列传·王温舒》:“温舒复为中尉……督盗贼,素习关中俗,知豪恶吏。豪恶吏尽复为用。”

  • 四甲

    清代考功清吏司的内部机构。分山东甲、江南甲、北直甲、广东甲。掌办各省命官各项议叙、议处,汇奏分管各处官员功过册,轮办科道注销以及告病、起复、开复、捐复、副缺、查案、行文、给照等事项。

  • 咸安宫官学

    官学名。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设于西华门内咸安宫,属内务府。专门培养上三旗及满洲八旗官学生。设管理事务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各一人,总裁满二人、汉四人,总管七人(由内务府司员兼任),满汉文及翻译教习

  • 鼎利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宋史·夏国传下》记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五月夏国遣“鼎利罔豫章来贺哲宗即位”鼎利为罔豫章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元祐元年四月”条下译作“鼎理”,同书卷三

  • 右善世

    官名。明清僧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释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一人,正六品。清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正六品。循序升补左善世,缺出由右阐教升补。

  • 河渠署令

    官名。即河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