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枢密院副使事
官名。辽置,为南枢密院的佐官。见“南枢密院”。
官名。辽置,为南枢密院的佐官。见“南枢密院”。
杂任职名。唐初置于舟楫署,协助漕正、监漕管理运漕之事。
官名。南北朝均置,主骑兵之事。《宋书·沈攸之传》记攸之东征时有骑兵参军三人,南朝乏马,此职不常置。北魏置此职,《魏书·刘休宾传》记刘文颢为徐州安丰王府骑兵参军。北齐州军府亦置骑兵参军,其下并有掾及史。
即侍御史之分掌诸曹者。参见“侍御史”。
官名。清末海军部军政司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
官署名。隋始置,属吏部,唐改称“司封司”,见该条。
见“十猛将军”。
官制用语。宋朝吏人、公人、军人等名次与地位较高者称为上名,较低者称为下名。
官名。明清时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有照磨所,掌勘磨卷宗等事。主官有照磨,秩从九品,员额一人。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参领。亦有额定人数。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分左推、右推、寺案、知杂、检治五案,掌在京百司事当推治或时旨委勘及系官之物应追究事。哲宗元祐三年 (1088) 罢,以其事归户部。绍圣二年(1095)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