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材官

材官

秦、汉为兵种名称,或置“材官将军”。魏晋南北朝为官署名,三国魏文帝黄初 (220—226) 中置,隶少府,设校尉为长官,掌土木工程用材木及工徒。东晋改校尉为将军,掌工匠土木之事,有营兵,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南朝宋、齐因之,兼隶尚书省起部曹。梁、陈复隶少府。后世用以称供差遣的低级武职。


1、经考试选拔出来的勇猛之卒,不同于一般士兵,也称材官士。为西汉兵种之一。《史记·袁盎传》:“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積功到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后汉书·李通传》:“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又《后汉书·光武帝纪》:“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注:“《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勇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

2、官署名,三国魏置,属少府,其长官称校尉,掌土木工程所用木材及工徒。东晋改校尉为将军。掌工匠土木之事,有营兵。南朝也有沿置。

猜你喜欢

  • 左客省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次于客省使。宫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之下。见“客省”。

  • 都管司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边防官。圣宗统和四年(公元986年)蒲奴宁曾为山后五州都管,掌五州边防军事。

  • 副营造司

    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地位次于营造司。见“工务部”。

  • 中军佐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中军主师之副。《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军) 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以中军佐济”。

  • 羽林左监丞

    官名。东汉置,属羽林中郎将,为羽林左监副职,员一人,秩三百石,助羽林左监领羽林左骑,掌宿卫侍从。官名,东汉置,属光禄勋,为左监之副,佐左监掌羽林左骑,主宿卫送从。《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羽林左监

  • 热河特别行政区域

    政区名。北洋政府设置,域内分为一道、二盟。清末直隶省所属有热河道,辖承德、朝阳二府与赤峰直隶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十五县。次年一月,以此十五县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八部十一旗)、卓索图盟(二

  • 栢唐阿

    即“拜唐阿”。

  • 涓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又称鋗人。一说为宫中主洒扫之人,同中涓; 一说为谒者,主通书谒出入之命,为亲近之官。秦汉之际称中涓。张楚农民政权亦置。官名。周、秦皆置,秦末楚也置,汉称中涓,为皇帝的侍从官。《汉书·

  • 子城使

    胥吏名。宋初沿五代旧制,诸州军胥徒府史有子城使、教练使、都教练使、左右押衙、左右都押衙、中军使、兵马使、都知兵马使。徽宗政和三年(1113)罢。

  • 漕运总督

    官名。明清督理漕运的最高长官。明景泰二年(1451)设,与总兵同理漕务。并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及徐、和、滁三州,驻淮安。嘉靖四十年(1561)兼提督军务。万历七年(1579)后曾一度兼管河道。清朝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