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官长

工官长

官名,汉置,掌收工税等。详“工官”、“工官令”条。

猜你喜欢

  • 上京路都转运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天德三年(1151)设于上京路济州。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

  • 期门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八班,代旧建武将军。地位较低,由乡品三品以下的人充任。普通六年(525) 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六班。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

  • 西上閤门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朝会慰礼进名、导引群臣及外国使节等事。置閤门使、副使等职。金亦于閤门司设西上閤门使,掌赞导殿廷礼仪。初设二员,秩正五品。明昌六年 (1191) 减一员,降从五品。

  • 尚酝局奉御

    官名。为宋代尚酝局的佐官,见“尚酝局”。

  • 都卫断事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置各都卫指挥使司断事司,以理军中词讼。洪武八年改各都卫为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仍置断事司,设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

  • 学部右参议

    官名。清末学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佐尚书、侍郎核定法令章程,审议各司重要事宜。

  • 知班

    官名。主管朝会班秩、威仪。唐朝多以殿中侍御史充任,若全都出使在外,则以监察御史里行充,纠离班、语不肃者。五代沿之。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三京留司御史台置一员,与令史分按院、管勾两班;又有入品知班三

  • 仗司

    宋朝左右金吾引驾仗司省称。

  • 班引

    官场用语。宋朝选人改官的一种程序。经磨勘许改京官的选人,数人结为一甲,定期引见皇帝,称为班引。引见时,选人在便殿立班,逐一宣名,皇帝有疑者,即命吏部复验,如不中选,则取旨裁决。宋代选人改官的一种手续。

  • 中二千石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其地位在真二千石、二千石和比二千石之上。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