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任职名。唐太乐署置三百八十二人,由乐户充任,掌乐舞承应之事。
官制用语。汉制:除任本职之外,又任他官,称“兼”,或“兼任”。职位高的官兼任职位低的官称“领”。参看《琅琊代醉编·兼领》。
官名,东汉置,属尝药监,掌尝帝药。皇帝得病吃药,在服药前,先由尝药尝,看是不是有毒。由宦者担任。《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太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
官名。清朝由都察院派出视察宗人府事务之御史。雍正五年(1727)设,二人。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见“太医院教习厅”。
官名,汉置,属太常,俸六百石。先帝陵,每陵园置令一人,掌守陵园,案行扫除。有丞和校长各一人。丞为令之副;校长掌兵戎盗贼事。见《后汉书·百官志一》。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右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右选”。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拟伏波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光烈将军等号,班阶略高。
官名。南宋置,参掌尚书左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