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光禄卿

光禄卿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光禄勋置,十一班,位列十二卿,掌宫殿门户及一部分宫廷供御事务。有丞、功曹等属官,领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光禄寺长官,掌宫殿门户、帐幕器物、百官朝会膳食等,三品。隋、唐沿置,唯掌祭祀、朝会、宴享之供设,政令仰承礼部。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因之。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宰正卿、司膳卿,寻各复旧。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寺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从四品。南宋随寺省。辽朝改置崇禄寺卿。元朝隶宣徽院,初设一、二员不等,仁宗延祐七年(1320)定置四员,正三品。明朝兼掌皇室膳食,职事繁重,虽听于礼部,又受尚膳监太监督察。初定正四品,洪武八年(1375)随本寺改名光禄司卿,三十年复旧,从三品。清朝置满、汉各一员,职掌与唐略同,职轻事简,从三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随寺省。自北齐以来,亦称“光禄寺卿”。


官名,汉置,俸中二千石,掌宿卫宫殿门户等。其后,隋朝、宋朝也设此官。详“光禄勋”条。

猜你喜欢

  • 赐宴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历代多有此制,如《明史记事本末》卷二八记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赐宴温州何渊于廷,以招隐诗赐之。”

  • 辛衮

    官名,辽置,见“弥里”。

  • 军事判官

    官名。唐玄宗天宝(742-756)以后,节度使、观察使及设团练使、防御使之州皆置,为幕职,由诸使自行辟举。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设刺史之州改防御判官而置,不得兼录事参军。宋朝置于各军事州,助理行政

  • 州司马

    ①清朝州同之别称。②州衙佐贰官,与州长史同掌统州僚,纪纲职务。唐上州为从五品下,下州为从六品上。官名。唐代州的长官称刺史,其佐官有别驾、长史、司马,或都置,或置其一二,中叶以后,多置司马。上州为从五品

  • 森约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设于前藏者,随侍达赖之起居,隶于森本堪布;设于后藏者,随侍班禅,隶于森琫堪布。民国时期沿置。

  • 大都太仓

    官署名。元朝置,掌内府米豆酒药等物。初设于世祖至元五年 (1268),受制国用使司管辖。十二年,改隶宣徽院。二十五年,定秩为正六品。置提举、大使、副使各一员。

  • 行状

    文书名。记述死去官员生平行事之专文,南朝时期即有之,唐、宋时期极盛行,多由逝者家属请名士草撰。

  • 县的等级之一。金制有剧县,为赤、京、剧、次剧、上、中、下七等县的第三等,亦称次赤,为二万五千户以上的县。

  • 高等检察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检察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设于京师、奉天等地,宣统元年(1909)后各省渐设。每省省城一所,附于高审厅内,距省城较远的大商埠得设分厅。掌对同级审判厅案件的检察事项。置检察

  • 尚食使

    官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始置不详。主宫内储供、监膳事。五代后梁仍置。宋朝属东班诸司使,无职掌,仅为转迁之阶。金朝宣徽院尚食局置,位提点下,从五品,掌知御膳、进食先尝,兼管从官膳食。官名。唐始置,以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