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修容

修容

内官名。皇帝嫔妃。三国曹魏文帝置,明帝太和(227—233)中定其位比亭侯。西晋武帝定内官,置为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省,明帝泰始元年(465)复置,三年列为九嫔之一。南齐、梁沿置,陈亦为九嫔之一。隋炀帝置为九嫔之至,正二品。唐朝内官沿置,为九嫔之五,正二品。宋朝为内命妇之一,位修仪下、修媛上,正二品。金朝亦为九嫔之五,正二品。


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三国魏文帝始置,爵比亭侯。其后,晋、隋、唐、金皆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文帝增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宋书·后妃传》:“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为九嫔,位视九卿……修容,魏文帝所制。”《新唐书·百官二·内官》注:“唐因隋制,有……修仪、修容、修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金与唐同。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修,也写作“脩”,与“修”通。

猜你喜欢

  • 司勋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司勋侍郎置,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名司勋郎中,为吏部司勋司长官。官名。隋文帝置司勋侍郎,隋炀帝改为司勋郎;掌官吏勋级。见《通典·职官五·吏部尚书》。

  • 典木匠

    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见“军中典官”。官名。太平天国置,掌造木器。分设于朝中与军中,朝中的为天朝典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军中的为各军典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 夷隶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供役牧人养牛及守护王宫。《周礼·秋官·夷隶》:“掌役牧人养牛”,“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隶之事。”

  • 竖宦

    宦官的泛称。《后汉书·皇甫嵩传》:“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

  • 四府掾

    官名,指大将军府掾,太尉府掾,司徒府掾,司空府掾。《后汉书·孝桓帝纪》:“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遣四府掾分行赈给。”

  • 小司金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佐司金中大夫、小司金下大夫掌本司事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成为司金司次官。宣帝即位,复置六府

  • 小司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木司次官,佐司木中大夫掌木工之政令。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司木司长官,称司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中大夫后,遂仍为次官。正

  • 黄沙御史

    “黄沙狱治书侍御史”简称。

  • 三元

    官场用语。宋朝乡试、礼部试、殿试皆名列第一,称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但能连中三元者极少,如明朝仅商辂一人。宋代称连中解元省元与状元者为三元;明清时称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者为三元。科举时代三元之人数

  • 炮队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学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宣统三年 (1911) 改隶军学处。掌拟炮队教育、训练、校阅之计划,审订炮队操法,核议炮队应用军械器具,考察学堂成绩。置科长、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