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

在今陕西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历代都有增添,清初始称“碑林”。现有七个陈列室、六个游廊和一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荟萃自汉迄清各代名家手笔,是我国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一百一十四石的“开成石经”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历代都有增添,规模逐渐扩大,清初始称“碑林”。现有7个陈列室、6个游廊和1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 1000 多块,自汉迄清,荟萃各代名家手笔,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特别是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赵佶、苏轼、赵孟��、董其昌、林则徐等也为人们所注意。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114石的《开成石经》,两面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12部经文,共计65万余字,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此外,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 安 碑 林


猜你喜欢

  • 阳城左县

    南朝宋初置,属建宁左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大明八年(464)改属西阳郡。南齐仍属建宁左郡。梁改为阳武县。

  • 刚噶鲁

    在今西藏丁青县境。为藏北三十九族中之二族。分上刚噶鲁族、下刚噶鲁族。清《西藏图考》卷5:“上刚噶鲁族百户一员,住牧吉楚地方。下刚噶鲁族百长一员,住牧吉楚地方。”

  • 宁蒗

    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旧属永胜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克东设治局

    1929年析克山县东部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二克山(今黑龙江省克东县)。1933年改为克东县。1929年由克东县东部析置,治二克山(今黑龙江克东县克东镇)。1930年升县。

  • 滥口

    一作蓝口,又称祁山。在今河南安阳市西。《三国志· 魏书·袁绍传》: 东汉建安九年 (204),曹操大败袁尚,“尚还走滥口”。即“祁山(1)”。

  • 伴溪部

    又称伴溪落恐部。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六里朝阳。元属和泥路。明改落恐甸长官司。

  • 妫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北燕州置,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石灰窑)。长安初移治今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妫川郡,乾

  • 曲江镇

    ①北宋置,属丰城县。即今江西丰城市北曲江镇。②即今云南建水县北曲江镇。民国有县佐驻此。(1)在江西省丰城市北部,东南临赣江。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曲江,人口 5600。宋初建村

  • 安京郡

    南朝梁武帝时置,属安州。治所在安京县(在今广西钦州市北小董西)。隋开皇九年(589)废。南朝梁置,治安京县(今广西钦州市北小董西)。辖境不详。隋开皇中废。

  • 乌舞岩

    即今浙江东阳市南三联乡青岩背。《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舞岩在“县南七十里。高五百丈。上宽平,可容千人。唐末置寨于此,以拒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