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滩砦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宋史· 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宋史· 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方舆纪要》 卷 23 海门县: 料角咀,“ 《江防考》: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以及吕四、卢家等场,沿于杨树港、海门县里河镇,以达于通州,此海门县之南
南朝宋置,在今江西湖口县南侧。当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傍临长江,为军事戍守要地。唐武德五年 (622) 改设湖口镇。南朝宋置,在今江西省湖口县南一里。当鄱阳湖入长江之口,濒临长江,为军事戍守要地。《资治通
即今河北滦县西二十八里雷庄镇。清光绪《滦州志》 全图: 西有雷家庄。
一名千山台。在今辽宁抚顺市区东南。清宣统元年(1909)抚顺县由浑河北岸移此。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安顺府》: 象鼻岭 “在永宁州 (治今永宁镇) 西废慕役司 (今花江镇) 西北四十里。路出滇黔,必经其下,险峻难登”。清陈鼎 《黔游记》: “象鼻岭两峰壁
唐武德六年 (623) 改林州置,治所在常林县 (今广西桂平市西南下湾镇)。天宝元年 (742) 改为常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绣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市、平南县南部地。北宋开宝六年 (973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皂山“在县北六十里。屹然突立,山色似皂,与瑞州府新昌县接界。一名连香岭”。
亦作阿勒塔齐河。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境。源出乌鲁木齐县南界,北流经乌鲁木齐市、米泉县,至昌吉市北潴于白海子。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1:乌鲁木齐河“源出乌可克达坂,东曰库尔齐勒河,西曰阿勒塔齐河,会以北流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91乌程县: 浔溪 “即余不溪之支流也。自德清县界分流经南浔镇,入于运河”。
即今四川开县西南之南雅镇。清咸丰 《开县志》 卷3: 南垭场 “离城一百里”。